时间: 2025-05-19 20:3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20:39:39
原文展示:
赠公远 倪瓒 〔元代〕 霜叶落欲尽,晚山看更青。 蹑将沙际屐,坐久水边亭。 俯仰已如梦,漂摇同泛萍。 稻粱非所恋,黄鹄思冥冥。
白话文翻译:
霜叶几乎落尽,傍晚的山色看起来更加青翠。 穿着木屐漫步在沙滩上,长时间坐在水边的亭子里。 俯仰之间,一切已如梦境,漂泊无依如同浮萍。 稻粱之食并非我所留恋,心中向往的是那高飞的黄鹄,思绪深远。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倪瓒(约1301-1374),字元镇,号云林,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超脱世俗的情怀。此诗可能是在某个秋日的傍晚,作者与友人公远相聚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高远志向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当时社会动荡,文人多有隐逸之志。倪瓒通过此诗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日傍晚的自然景色为背景,通过“霜叶”、“晚山”、“沙际屐”、“水边亭”等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诗中“俯仰已如梦,漂摇同泛萍”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活的无常,而“稻粱非所恋,黄鹄思冥冥”则显示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超脱和对高远理想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倪瓒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以及对高远理想的追求。通过描绘秋日傍晚的自然景色,作者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远志向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隐逸超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漂摇同泛萍”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A
诗中“黄鹄思冥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平凡生活的留恋 B. 对高远理想的向往 C. 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答案:B
诗中“霜叶落欲尽”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