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促织》

时间: 2025-04-26 03:26:23

诗句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23

原文展示: 促织 洪咨夔 〔宋代〕 一点光分草际萤,缲车未了纬车鸣。 催科知要先期办,风露饥肠织到明。

白话文翻译: 一点微光在草丛中闪烁,如同萤火虫的光芒,缲车声还未停歇,纬车又开始鸣响。 催促着官员们知道要提前准备,忍受着风露和饥饿,一直织到天明。

注释:

  • 缲车:古代织布机的一种,用于卷绕经线。
  • 纬车:织布机上用于卷绕纬线的部分。
  • 催科:指官员催促征税或完成任务。
  • 先期办:提前准备或完成。

诗词背景: 洪咨夔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这首诗通过描绘织女的辛勤劳动,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官府的严苛要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织女在夜晚辛勤工作的场景。首句以“一点光分草际萤”开篇,营造出一种幽暗而微妙的氛围,暗示了织女工作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后两句“缲车未了纬车鸣”和“催科知要先期办”则进一步强化了织女工作的连续性和官府的严苛要求,展现了织女在风露和饥饿中坚持工作的形象。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通过对织女生活的真实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不公。

诗词解析:

  • 首句通过“光分草际萤”的意象,描绘了夜晚的微光,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凄凉的氛围。
  • 第二句“缲车未了纬车鸣”通过织布机的声音,展现了织女工作的连续性和辛劳。
  • 第三句“催科知要先期办”揭示了官府的严苛要求,强调了织女工作的压力。
  • 末句“风露饥肠织到明”则通过“风露”和“饥肠”两个意象,进一步强化了织女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工作的形象。

修辞手法:

  • 比喻:首句中的“光分草际萤”比喻夜晚的微光,形象生动。
  • 拟人:“缲车未了纬车鸣”中的“鸣”赋予了织布机以生命,增强了诗歌的动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织女的辛勤劳动,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和官府的严苛要求,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意象分析:

  • “光分草际萤”:夜晚的微光,象征着织女工作的艰辛和环境的恶劣。
  • “缲车未了纬车鸣”:织布机的声音,象征着织女工作的连续性和辛劳。
  • “风露饥肠”:恶劣的环境和饥饿,象征着织女在艰苦条件下的坚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缲车”和“纬车”分别是什么? A. 织布机的一部分 B. 古代的交通工具 C. 古代的乐器 答案:A

  2. 诗中的“催科知要先期办”指的是什么? A. 官员催促征税或完成任务 B. 织女提前完成工作 C. 官员提前准备 答案:A

  3. 诗中的“风露饥肠织到明”描绘了什么情景? A. 织女在恶劣环境中坚持工作 B. 织女在夜晚休息 C. 织女在白天工作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织妇词》(唐代 白居易):同样描绘了织女的辛勤劳动,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诗词对比:

  • 《织妇词》(白居易)与《促织》(洪咨夔):两首诗都描绘了织女的生活,但白居易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织女的同情,而洪咨夔的诗则更多地反映了官府的严苛要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选》:收录了洪咨夔的《促织》和其他相关诗歌。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丁未九月望赏月) 丙子丁丑年避难南山之西坑今春投北山两雪窦 似雪窦西麓庵僧昂蒙纯 次韵月窗兄惜别四首 四安县道中望一山最尖青问轿夫云是馒头山因 游蔡峰道中三首·碧渚庵前 丙戌十一月十六日迎孙试周八句 次韵和岳醵饮西峰寺分韵成诗十四首见寄 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四首 过鉴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竖心旁的字 鸠辑 氏字旁的字 雌没答样 乙字旁的字 揽辔澄清 下不了台 血字旁的字 艰苦涩滞 内传 鹅存礼废 众开头的成语 紧俏 金壶墨汁 女字旁的字 完健 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