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5:31
芳草渡 江南早春重遇中实感梦而作
作者: 郑文焯 〔清代〕
昨梦里,见别后湘皋,
又生兰芷。正夜窗听雨,
镫花报有人至。
怊怅携手地。
销年华多丽。
水驿晚,省是重逢,
各自憔悴。
慵倚。
画阑缺处,犹有伤春当日泪。
旷吟望,吴云断草,
凄凄恨千里。
乱山侧帽,算楚客,
旧狂能理。
展醉眼,一笑尊前老矣。
昨夜梦中,我见到你在湘江岸边,
又看到那边的兰花、菊花竞相开放。
正当深夜,我在窗前听雨,
油灯的花影报知有人来了。
我们曾携手走过的地方,
岁月却已流逝,变得更加美丽。
在这水边驿站的傍晚,
才明白我们重逢时,
各自却已憔悴。
我慵懒倚靠着,那画栏缺口的地方,
依然留有当年春日的泪痕。
我在广阔的天地间吟唱,
望着那吴地的云彩和断草,
心中满是千里之外的恨意。
乱山如帽,仿佛楚地的客人,
我曾经的狂妄又何尝能够理会。
我醉眼朦胧,笑着对你说我已老矣。
作者介绍
郑文焯,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理思考。其诗歌多受宋代词风影响,注重音韵和意境的和谐。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早春时节,诗人重遇旧友或恋人,触景生情,回忆往昔。春天的气息唤起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表达了对美好岁月的缅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梦境的描写,引入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开头的“昨梦里”便构建了一个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氛围,随后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的相聚,湘江岸边的兰芷正是春天的象征,充满了生机与希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重逢的情景却是彼此的憔悴,展现了岁月的无情。
诗中“慵倚画阑缺处”展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画阑缺口处的泪痕则暗示着心中的伤感。后面的“旷吟望,吴云断草”更是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孤独而无奈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对青春流逝、对重逢的期待与失落,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挣扎,也引发读者对自身经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青春流逝的感慨,对重逢的期待与失落,以及在岁月变迁中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诗人将个人情感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展现了一种苍凉而又深邃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皋”指的是什么地方?
“慵倚”在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诗中提到的“兰芷”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郑文焯及其作品的背景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