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2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25:51
调笑令 四首 其三
边柳。边柳。生在云西不久。
清明才见依依。八月枝条尽飞。
飞尽。飞尽。未报闺人霜信。
这几株柳树,生长在云的西边不久。
直到清明时节才见到它依依的姿态。
到八月时,枝条已经全都飞落。
飞尽了,飞尽了,却未向闺中的人报送霜降的消息。
屈大均,明代诗人,字仲恭,号澄江,生于明万历年间。其诗风清新俊逸,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以细腻的笔触表现内心情感。在诗歌创作上,屈大均注重音韵和节奏,常通过描绘景物来寄托个人情感。
《调笑令》是屈大均创作的一组词,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感慨的思考。此首作品借柳树的生长与凋零,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此首《调笑令》以柳树为主线,描绘了春夏秋三季的变化,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细腻的观察。开头的“边柳”二字,迅速引出柳树的形象,给人以清新之感。接着提到“清明才见依依”,描绘了柳树在春天初生时的柔美姿态,表现出生命的生机与希望。
而“八月枝条尽飞”则转而描摹秋天的凋零,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生命的短暂。诗人在最后一句“未报闺人霜信”中,通过“霜信”将季节的变化与人间情感相联系,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与无奈。整体结构上,诗歌通过对比春天的生机与秋天的萧瑟,展现了时光流转中的人情冷暖,令人感慨。
逐句解析:
边柳。边柳。
生在云西不久。
清明才见依依。
八月枝条尽飞。
飞尽。飞尽。
未报闺人霜信。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柳树生长与凋零的描写,探讨了生命的短暂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亲人的思念。
诗词测试:
诗中“依依”用来形容什么?
A. 柳树的姿态
B. 秋天的风
C. 人的情感
诗中的“霜信”指的是什么?
A. 冬天的来临
B. 对远方人的思念
C. 自然的变化
诗的主题主要探讨什么?
A. 自然的美
B. 时间的流逝与人生
C. 爱情的甜蜜
答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屈大均的这首词更加细腻,注重描写自然与情感的结合;而杜甫的《春望》则更加关注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忧国情怀,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和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