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9:50:25
归程雪边来,四旬六千里。
瞿唐过滟滪,洞庭至彭蠡。
涉历天下险,心有如此水。
朅来太湖滨,到家步才跬。
胡贻蜚廉怒,相挟冯夷氏。
惊飙昼而作,骇浪暮不已。
令人向洋叹,可望不可迩。
组练前陈扼,银屋平地起。
逡巡问维楫,飘泊委芦苇。
归心苦何遽,短棹姑小舣。
尝闻强则避,事当顺而理。
平明迟解缆,天宇果新霁。
金乌甫生东,鱼龙首俱弭。
上下大圆镜,四面平如砥。
天公翻覆手,风后吹嘘是。
巽转而之坤,帆去随所指。
出湖且入港,曾不片时尔。
前津问锡麓,弗远尺有咫。
舟人顾相贺,昨忧变今喜。
我生客江湖,噫嘻嗟老矣。
可以速则速,时当止则止。
岂惟行舟然,世事只如此。
由兹石塘出,此去皆坦履。
归来荷圣恩,全家赖天赐。
息阴亟休影,杜门以却轨。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50:25
阻风太湖沙塘港
作者:李曾伯 〔宋代〕
归程雪边来,四旬六千里。
瞿唐过滟滪,洞庭至彭蠡。
涉历天下险,心有如此水。
朅来太湖滨,到家步才跬。
胡贻蜚廉怒,相挟冯夷氏。
惊飙昼而作,骇浪暮不已。
令人向洋叹,可望不可迩。
组练前陈扼,银屋平地起。
逡巡问维楫,飘泊委芦苇。
归心苦何遽,短棹姑小舣。
尝闻强则避,事当顺而理。
平明迟解缆,天宇果新霁。
金乌甫生东,鱼龙首俱弭。
上下大圆镜,四面平如砥。
天公翻覆手,风后吹嘘是。
巽转而之坤,帆去随所指。
出湖且入港,曾不片时尔。
前津问锡麓,弗远尺有咫。
舟人顾相贺,昨忧变今喜。
我生客江湖,噫嘻嗟老矣。
可以速则速,时当止则止。
岂惟行舟然,世事只如此。
由兹石塘出,此去皆坦履。
归来荷圣恩,全家赖天赐。
息阴亟休影,杜门以却轨。
我从雪天的边缘归来,经过四旬走了六千里。
过了瞿唐,经过滟滪,穿过洞庭到达彭蠡。
经历了天下的险阻,心中却只想念这片水。
我终于来到了太湖边,回家时才走了几步。
胡贻蜚与冯夷的怒火夹杂在一起。
惊涛骇浪白天来袭,傍晚还未平息。
令人不禁向着大海叹息,虽可望却不可及。
前面波浪翻滚,银色的屋宇平地而起。
我迟迟问着航向,漂泊在芦苇中。
归心何以如此急切,短桨暂时停靠在岸边。
我听说强者应当退避,事情应当顺势而行。
天亮后慢慢解开缆绳,天空果然放晴。
金日初升于东,鱼龙的首尾都平息了。
上下如同大圆镜,四面平如磨石。
天公翻转手掌,风后轻轻吹拂。
顺风而行,帆随风向而去。
出湖后便要入港,几乎不耗费时间。
前面的渡口问候着我,不远处不过是尺许的距离。
舟人相互祝贺,昨天的忧愁今天变为喜悦。
我一生漂泊江湖,唉,叹息自己渐渐老去。
能快则快,时机到了便要停下。
这不仅是行舟的道理,世事也不过如此。
从此出发石塘,这一路都将平坦无阻。
回来时要感恩圣恩,全家都靠着天赐的福泽。
在阴影中急忙休息,闭门以避开轨迹。
李曾伯(生卒年不详),字子明,号元白,宋代诗人,生于南宋。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生活经历,写下了不少反映江湖生活的诗作。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水为主题,表现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阻风太湖沙塘港》写于诗人一次归乡的旅途中,经历了风浪与艰险,最终安全回到家乡太湖边。诗中不仅体现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也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这首诗以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描绘了诗人在归程中遇到的种种险阻,以及最终回到家乡的喜悦。诗的开篇便以“归程雪边来,四旬六千里”引入,展现了漫长而艰辛的旅程,给人一种沉重感。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通过“惊飙昼而作,骇浪暮不已”的描写,描绘了面对自然风浪的无奈与恐惧。
诗中反复出现的水的意象,不仅代表着太湖的浩瀚,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波动与归属的渴望。尤其是“我生客江湖,噫嘻嗟老矣”一句,表达了对流浪生活的感慨,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最后的“归来荷圣恩,全家赖天赐”,则强调了归乡后的满足与感恩,展现了一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使得整个作品既有音乐美感又富有哲理深度。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生命运的结合,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顺应自然、珍惜当下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归乡与安定生活的渴望,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归途艰难的描绘,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感恩与珍惜。
诗中的“金乌”指什么?
A. 月亮
B. 太阳
C. 星星
D. 云彩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A. 抵抗
B. 顺应
C. 无视
D. 逃避
“归心苦何遽”中的“苦”指的是什么?
A. 生病
B. 旅途艰辛
C. 家庭问题
D. 工作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