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5: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5:37
宝鼎现
丙辰灯节,和须溪
作者: 周岸登 〔清代〕
严城宵骑,碎踏寒玉,横过灯市。
听一片车声人语,隐隐轻雷生步底。
千门静迥天街不夜,莫漫东风沈醉。
遍九陌行行且止,轣辘旧怀牵起。
月姊曾见当年事。
海天愁清泪铅水。
应记省唐宫佳丽,戚畹椒房连甲第。
鳌背峭灿冰壶霞绮,杂沓笙歌十里。
闹蛾簇鸾钗凤子,缥缈霓裳舞碎。
谁念转烛年光,春梦换华严弹指。
尽镫残帘影,昏沈伴嫦娥不睡。
怕说与夜窗啼髻。有悄魂飞坠。
弄清影杯底山河,都付钧天醉里。
在严冬的城外,夜骑在寒冷的玉石上,穿过灯市。耳边听到车声和人语,仿佛隐隐约约有轻雷在脚下响起。千家万户静悄悄,天街上灯火不灭,不要让东风的醉意冲昏了头脑。走遍九条街,时而停下来,旧日的情怀又被勾起。月亮姐姐曾见证过往的事情,海天之间,愁绪如泪水铅水般沉重。应该记得唐朝宫中美丽的佳丽们,她们的房间与宫殿相连。鳌背如冰壶般的辉煌,夹杂着十里笙歌的热闹。喧闹的蛾儿聚集在华丽的钗凤之间,缥缈的霓裳舞动如碎片。谁能想到时间如烛光般流逝,春梦一转,华丽的都已成过往。尽管灯光已暗,影子仍在,昏沉的夜里伴着嫦娥不眠。害怕将这夜窗下的泪水诉说,灵魂悄然飞落。清影在杯底翻腾,山河的美丽,全都沉醉在这醉人时光里。
周岸登,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往事的深情怀念,风格多样。
此诗作于丙辰灯节,表现出诗人在繁华的灯市中所感受到的既是热闹又是孤独的复杂情感,借助灯会的场景,反映了诗人对往事的追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宝鼎现》是一首描绘灯节夜景的诗作,诗人在灯市的热闹中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气氛,同时又引发了对过往的思考与感叹。诗的开头以“严城宵骑”描绘了寒冷的夜晚,给人一种孤寂的感觉,但随即转入对灯市热闹景象的描写,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千门静迥天街不夜”一句,体现了节日夜晚的繁华。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回忆起唐宫的佳丽,画面变得华丽而充满古典之美。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多彩,既有灯市的喧闹,又有月夜的清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张力。在转瞬即逝的时间中,诗人意识到岁月的流逝与美好瞬间的珍贵。最后,诗人在醉意与思念中结束,给人留下深刻的思考与情感的余韵。
严城宵骑,碎踏寒玉,横过灯市。
描述在寒冷的夜晚骑马穿过灯会,营造出一种清冷的氛围。
听一片车声人语,隐隐轻雷生步底。
远处的车声和人声交织,仿佛轻雷一般,让人感受到生动的场景。
千门静迥天街不夜,莫漫东风沈醉。
指灯会的热闹,却又提醒人们不要沉迷于欢乐之中。
遍九陌行行且止,轣辘旧怀牵起。
在繁华中徘徊,旧日的情感被唤起。
月姊曾见当年事。
月亮见证了过往的一切,增添了几分忧伤。
海天愁清泪铅水。
形容心中的愁苦如泪水般沉重。
应记省唐宫佳丽,戚畹椒房连甲第。
回忆起唐朝的佳丽,表现出对美好旧时光的怀念。
鳌背峭灿冰壶霞绮,杂沓笙歌十里。
描绘灯会的美丽和热闹场景。
闹蛾簇鸾钗凤子,缥缈霓裳舞碎。
形容佳丽们的华服和繁华的舞蹈。
谁念转烛年光,春梦换华严弹指。
反映时间的流逝与梦幻般的短暂。
尽镫残帘影,昏沈伴嫦娥不睡。
夜深人静,孤独感加深。
怕说与夜窗啼髻。有悄魂飞坠。
细腻的情感流露,表达对往事的惋惜。
弄清影杯底山河,都付钧天醉里。
最后在醉意中,化作对自然的沉醉与归属。
整首诗通过灯节的热闹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往事的怀念,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思考深度。
灯节作为中华传统节日,蕴含着人们对团圆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对灯市的描绘,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与诗人对过往的追忆。
诗中“严城宵骑”指的是:
A. 白天骑马
B. 夜间骑马
C. 骑马在城外
D. 骑马在灯市
“月姊曾见当年事”中的“月姊”指的是:
A. 月亮
B. 仙女
C. 美人
D. 诗人
整首诗的主题是:
A. 对灯会的热闹描写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春天的期待
D. 对自然的赞美
《春夜喜雨》与《宝鼎现》同样表现了自然与人情的交融,但《春夜喜雨》更侧重于春雨带来的生机,而《宝鼎现》则关注节日的热闹与个人的情感反思。两首诗在主题和情感的处理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