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9:07
传言玉女 次晁叔用韵
作者:吴湖帆
玉样伊人,一片朗怀如雪。
素盟何许,暗愁肠如结。
难道分浅,未补情天偏阙。
凭谁消受,等闲花月。
醉熟黄粱,渐醒来,梦又歇。
絮泥巢燕,且湘帘试揭。
红窗夜阑,好景物华堪说。
当头金镜,望圆时节。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如玉般美丽的女子,她的心情如同一片清澈的雪,纯洁而明朗。但是,曾经的约定如今却难以寻觅,内心的忧愁如同紧结的肠道一般难以舒展。难道我们的情感本就浅薄,无法弥补那天意的缺失?又有谁能承受这平常的花月之美呢?在黄粱美梦中沉醉,迷迷糊糊中醒来,梦境又再次消散。燕子在泥巢中轻声絮语,试着掀起湘帘。夜深红窗下,难以言说的美景在眼前绽放。面对金色的镜子,仰望着圆满的时节。
吴湖帆(1894-1953),字子渊,号湖帆,江苏人,清末民初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画家。他的诗风清丽,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美好与感伤,尤其擅长抒情诗的创作。
《传言玉女》是在吴湖帆晚年创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时代背景下,社会动荡和个人命运的无常使得诗人更加珍惜与思考情感与契约的意义。
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人世情感的深刻思考。开头以“玉样伊人”引入,展现了一个绝美的女子形象,象征着纯真与美好。紧接着,诗人转入对“素盟”的回忆,暗示了曾经的承诺和情感的深刻。通过“暗愁肠如结”,诗人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似乎在诉说着情感的无奈与苦涩。
诗中多处使用自然意象,如“花月”、“黄粱”,这些意象不仅渲染了诗人的情感,也让整首诗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当诗人提到“醉熟黄粱”的时刻,仿佛在提醒读者,人生的美好与短暂就如梦一般,醒来后便成了过往。
红窗夜阑的意象则让人感受到宁静的夜晚,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深切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与脆弱。最后一句“当头金镜,望圆时节”,以金镜为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希望。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既有对过往美好的缅怀,又有对未来美好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美好情感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情感的深刻思考。它不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对生活本质的思考。
“玉样伊人”指的是谁?
“醉熟黄粱”中的“黄粱”象征什么?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