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赵次张所藏贼头子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7-27 11:02:01

诗句

扬鞭指点万貔貅,打取卢龙十四州。

烦君为发禄山冢,看我快饮月氏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11:02:01

原文展示:

扬鞭指点万貔貅,打取卢龙十四州。
烦君为发禄山冢,看我快饮月氏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扬鞭指挥着无数的貔貅(神兽),征战夺取了卢龙的十四个州。
劳烦你去发掘禄山的坟墓,让我痛快地饮下月氏的首级。

注释:

  • 扬鞭:指挥、驱动。
  • 貔貅: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象征财富与权力。
  • 打取:夺取、征服。
  • 卢龙:古地名,指今河北、山西一带。
  • 烦君:请您、劳烦您。
  • :挖掘、揭开。
  • 禄山:指安禄山,唐代著名的叛军首领。
  • 月氏:古代游牧民族,常与中原王朝对立。

典故解析:

  • 安禄山:唐代叛将,发动“安史之乱”,对唐朝造成深重的灾难。诗中提到他的坟墓,暗示对其的仇恨与报复。
  • 月氏:古代中亚的游牧民族,因其与中原王朝的历史冲突而被提及,象征着战争与胜利的荣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克,宋代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以诗歌见称,常涉及历史人物与事件。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动乱时期,诗人借古喻今,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对当时政治局势的不满与对英雄豪杰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与直白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崇拜与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开篇的“扬鞭指点万貔貅”,既是一种豪情壮志的表现,也暗示了诗人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意味着他希望能够统领众多的战士,征服敌人。接下来的“打取卢龙十四州”则具体指向了征伐的目标,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征服欲望。

诗中提到的“禄山冢”,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对抗争精神的呼唤。诗人希望能通过发掘禄山的坟墓,来获得某种精神上的胜利,象征着对历史的超越和对个人命运的掌控。而最后一句“看我快饮月氏头”,则极具冲击力,展现了对敌人首级的渴望和对胜利的期待,充满了战斗气息。

整首诗在结构上紧凑,情感真挚,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豪放的个性与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扬鞭指点万貔貅”:表达了能够统帅众多勇士的自信与豪情。
    • “打取卢龙十四州”:具体描绘了征战的目标,展示出诗人的雄心壮志。
    • “烦君为发禄山冢”:意在引发对历史人物的关注,暗示对过去的追溯。
    • “看我快饮月氏头”:渴望胜利的心态,表现出强烈的斗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貔貅”比作勇士,展现出战斗场面的气势。
    • 对仗:上下句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对胜利的渴求,以及对历史的思考,反映了诗人豪情万丈、勇敢无畏的精神。

意象分析:

  • 貔貅:象征着力量与财富,代表着诗人对胜利的向往。
  • 卢龙:作为历史背景,代表着征战的疆域。
  • 禄山冢:象征着历史的沉重与对叛逆者的仇恨。
  • 月氏头:代表着敌人的首级,象征着胜利的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万貔貅”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勇士
    C. 叛徒

  2. “打取卢龙十四州”指的是? A. 征战的胜利
    B. 返回故乡
    C. 建立和平

  3. 诗中提到的“禄山”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李白
    B. 安禄山
    C. 杜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陈克的诗都反映了战乱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但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沦陷的悲痛,而陈克则是对反抗与胜利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历史人物与诗歌解读》

相关查询

岘潭(山)作 送卢少府使入秦 与杭州薛司户登樟亭楼作 送吴宣从事(一作送苏六从军) 长安早春 一作张子容诗 京还赠张(一作王)维 登安阳城楼 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送告八从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片字旁的字 侈丽闳衍 推诚不饰 买醉 樗栎庸材 三三两两 嬗更 筛糠 采字头的字 陈美 包含骐的词语有哪些 飠字旁的字 称是 治丝而棼 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