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9:09
瑞龙吟
作者: 吴世昌
芜城路。长忆蒲满雷塘,莺啼高树。绵绵芳草相思,山长水阔,魂消甚处。恨延伫。惆怅探春来晚,绿遍庭户。不堪检点馀香,难寻蝶梦,愁听燕语。游子天涯初到,朦腾倦眼,慵看歌舞。无奈近来,风怀疏懒如故。抛残密约,多少伤春句。谁念我高楼醉卧,长堤孤步。心逐流波去。争教料理,年时旧绪,幽恨千千缕。都输与,缤纷飘零红雨。人间万事,但看飞絮。
在芜城的道路上,长久以来我怀念那蒲满雷塘的景象,莺鸟在高树上啼鸣。绵延的芳草让我思念,山长水阔,我的灵魂又飘到哪里去呢?我恨不得停留,恍惚间春天来得太晚,庭院里绿意盎然。我无法仔细品味剩下的香气,难以寻觅那梦中的蝴蝶,愁苦地听着燕子的低语。游子刚刚到达天涯,朦胧中眼睛疲倦,懒得去欣赏歌舞。无奈的是,最近的风情依旧懒散如故。抛弃那些密约,有多少伤春的句子。谁来想我在高楼醉卧,孤单地走在长堤上,心随着流波而去。怎么能理清这些旧日的情绪,幽怨的思念缠绕千千缕。都输给了那纷飞的红雨。人间万事,不过是看那飞舞的絮状物。
作者介绍:吴世昌(1877-1949),字子明,号澄斋,近代著名词人,生于浙江,经历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变迁,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思考,风格兼具古典与现代的元素。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吴世昌的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与个人生活的困扰时期,诗中流露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作者在历史变迁中的个人情感。
《瑞龙吟》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开头的“芜城路”便设定了一个荒凉的基调,接着通过“长忆蒲满雷塘,莺啼高树”描绘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美丽图景,形成鲜明对比。诗中反复提到的“相思”、“惆怅”、“幽恨”等词句,表明了作者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
在情感的表现上,吴世昌巧妙地运用自然意象,如“山长水阔”、“飞絮”等,反映了人事的无常与生命的短暂,给予读者一种强烈的感受。特别是“心逐流波去”一句,似乎在表明人生如水,难以把握,流逝不复。同时,词中还融入了许多细腻的情感,如对游子身份的思考、对过往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整体上展现了丰富的情感层次。
此词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吴世昌作为词人的深厚修养与敏锐的观察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现了对往昔的怀念、对现实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情感深邃而饱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芜城路”象征什么?
A. 荒凉与孤独
B. 繁华与热闹
C. 田园风光
答案:A
诗中提到的“莺啼高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怀念
C. 失落
答案:B
诗歌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内容?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过去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C. 对自然的描绘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吴世昌的《瑞龙吟》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然而吴世昌的词更侧重于对游子身份的思考,而李清照则更多地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情感的细腻与复杂。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