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缕曲(贺赵松庐)》

时间: 2025-05-13 11:31:30

诗句

岁事峥嵘甚。

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

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

但笑拣、梅簪公鬓。

莫恨青青如今白,愿年年、语取东君信。

巾未堕,笑重整。

他年不信东风冷。

鼓连天、银烛花光,柳芽催迸。

漫说沈香亭羯鼓,自著锦袍吟凭。

待吹彻、玉箫人醒。

不带汝阳天人福,便不教、百又余年剩。

歌此曲,休辞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31:30

原文展示:

金缕曲(贺赵松庐)

岁事峥嵘甚。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
忽晓阑街儿童语,不为上元灯近。
但笑拣梅簪公鬓。莫恨青青如今白,
愿年年语取东君信。巾未堕,笑重整。
他年不信东风冷。鼓连天银烛花光,
柳芽催迸。漫说沈香亭羯鼓,自著锦袍吟凭。
待吹彻玉箫人醒。不带汝阳天人福,
便不教百又余年剩。歌此曲,休辞饮。

白话文翻译:

这年岁真是峥嵘不已,仿佛是当年放爆竹赶走傩神,插上金幡庆祝胜利。
忽然在清晨的街道上,听见孩子们的嬉笑,并不是因为元宵节的灯笼临近。
只不过是笑着挑选梅花簪子装点公子的头发。
不要怨恨如今的青丝变成白发,愿年年都能与春风对话。
头巾还没掉落,便开心地重新整理。
明年谁能相信东风依旧寒冷呢?鼓声连连,银烛的光辉如花绽放,
柳芽也在催促着绽放。闲聊着沈香亭的羯鼓,自己穿上锦袍吟唱。
等着把玉箫的声音吹醒人们。
不带你阳天的幸福,便教人过了一百多年也不够。
唱这曲子,莫要推辞饮酒。

注释:

  • 岁事:指年份和岁月的事情。
  • 峥嵘:形容情况的严峻或显赫。
  • :古代一种驱邪的民间习俗。
  • 公鬓:指公子的发型。
  • 东君:春天的神,春天的象征。
  • 汝阳:指汝阳的天人,寓意幸福。

典故解析:

  • 上元灯:指元宵节的灯笼,象征着团圆与喜庆。
  • 梅簪:梅花的簪子,古代女子的饰品,象征着高雅和纯洁。
  • 沈香亭:沈香亭是古代雅士聚会吟唱的地方,代表文人雅士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在诗词创作上颇有建树,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冷暖,风格清新婉约。

创作背景:

《金缕曲》是为贺赵松庐所作,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充满了对春天的期待。

诗歌鉴赏:

《金缕曲》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诗中提到的爆竹、金幡和儿童的嬉笑,营造出一种欢乐的气氛,表现了对节日的祝福与期待。而“莫恨青青如今白”一句,则流露出诗人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既有无奈,也有对未来的希望。诗中提到的“东君信”,不仅是对春天的期待,也象征着对新生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展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岁事峥嵘甚:意指今年的情况异常严峻,暗示生活的不易。
  • 是当年爆竹驱傩,插金幡胜:回忆起过去的欢乐场景,表现对过往的怀念。
  • 忽晓阑街儿童语:描绘清晨街道上孩童的笑声,体现生活的简单与美好。
  • 莫恨青青如今白:劝慰人们不要对岁月的流逝感到悲伤,白发是人生的一部分。
  • 愿年年语取东君信:期望每年都能与春天的神交流,寄托对未来的美好愿望。
  • 他年不信东风冷:表达对未来春天温暖的期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状况比作“峥嵘”,形象生动。
  • 拟人:将春天的神东君拟人化,增加了诗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岁月的感慨为主线,结合对友谊和生活的热爱,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爆竹:象征欢乐和庆祝的气氛。
  • 金幡:代表胜利和庆祝的象征。
  •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韧。
  • 东君:春天的代表,象征新生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金缕曲》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刘辰翁
    D. 苏轼

  2. 诗中提到的“东君”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神
    B. 夏天的神
    C. 秋天的神
    D. 冬天的神

  3. “莫恨青青如今白”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老年的接受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金缕曲》与《青玉案》:两者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期待与对生活的热爱,但《青玉案》更显豪放,而《金缕曲》则显得细腻温柔。
  • 《金缕曲》与《春江花月夜》:前者更关注人际关系,而后者则强调自然的美。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
  • 《刘辰翁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佛印清胜帖赞 奉谢赵季茂遣馈鲎酱 奉寄何正父总干 奉赓赵季茂雪中感兴二首 冯承素兰亭叙帖赞 范资政早馔帖赞 范忠宣南都帖赞 范正献书毕帖赞 范元卿中秋词帖赞 范文正问医帖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待机再举 包含阑的成语 釒字旁的字 国是日非 帕服 佛欢喜日 折文旁的字 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耳字旁的字 野鸳鸯 写着 轻财任侠 艰苦创业 冲橹 车开头的成语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虎口残生 丶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