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1:12: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1:12:21
金缕曲 宴寒碧庄醉后书壁
作者: 姚燮〔清代〕
匝地鞓红闹。买韶年金樽玉管,露昏烟晓。
翠叶垂鬟红上靥,花也如人娟妙。
人还怨花难常好。明岁花开仍故色,看花人无复年时少。
君不信,问啼鸟。谁家院落亭台倒。
有凄凉颓垣斜日,破门荒草。
红烛两行钗十二,一例凤回鸾抱。
空赢得莺悲燕悼。但愿百年花对酒,算苍颜未被东风恼。
君莫笑,杜秋老。
整片土地上红花如潮,买来美好年华的金樽玉管,露水湿润了晨昏。
翠绿的叶子垂下,红色的脸庞如花般娇美。
人们仍旧怨恨花儿难以常开。明年花开依旧是旧色,看花的人却无复年轻岁月。
你不信,可以问问那些啼叫的小鸟,哪家院子里的亭台已经倾斜。
有那凄凉的斜阳照在破败的墙垣上,荒草丛生的破门。
两行红烛,十二个钗子,都是凤回鸾抱的样子。
空赢得莺儿悲鸣,燕子哀悼。但愿百年花与酒常伴,算苍老的脸庞未被东风所扰。
你不要笑,杜秋老。
姚燮,清代诗人,著名的文学家,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间百态,常蕴含哲理与感悟。
此诗创作于春秋之交,正值时令变换,诗人通过宴饮后的感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易逝的感慨。
《金缕曲》通过宴饮后的思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青春的珍惜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的开头“匝地鞓红闹”描绘出一幅春日繁花似锦的场景,仿佛置身于一片花海之中。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花开花落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存在的惋惜。
诗中“人还怨花难常好”一句,直白而有力地道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不易长存的无奈。此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映射了人生的无常。接着,诗人提到“明岁花开仍故色”,表明即使花再度绽放,花儿的色彩依旧,但看花的人却已不再年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在描绘花开花落的同时,诗人还通过“问啼鸟”“亭台倒”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反映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惘。最后,诗人希望能够与花相伴百年,表达了对生命长久的渴望和对衰老的勇敢面对。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深入探讨了人生的短暂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示了清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全诗围绕时间的流逝与青春的短暂展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此诗的主题是什么?
“匝地鞓红闹”中的“闹”字表示什么?
诗中提到的“杜秋老”是谁的别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