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9: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9:46:43
原文展示:
荔枝二首 徐夤 〔唐代〕
朱弹星丸粲日光,绿琼枝散小香囊。 龙绡壳绽红纹粟,鱼目珠涵白膜浆。 梅熟已过南岭雨,橘酸空待洞庭霜。 蛮山蹋晓和烟摘,拜捧金盘奉越王。 日日熏风卷瘴烟,南园珍果荔枝先。 灵鸦啄破琼津滴,宝器盛来蚌腹圆。 锦里只闻销醉客,蕊宫惟合赠神仙。 何人刺出猩猩血,深染罗纹遍壳鲜。
白话文翻译:
红色的荔枝像弹丸一样在日光下闪耀,绿色的枝条上散布着小巧的香囊。 荔枝的外壳像龙绡一样裂开,露出红色的纹理,内部像鱼目珠一样包含着白色的果肉。 梅子已经过了南岭的雨季成熟,橘子还在等待洞庭湖的霜降。 在蛮山的清晨,和着烟雾采摘荔枝,恭敬地捧着金盘献给越王。 每天的暖风卷起瘴气,南园的珍果荔枝最先成熟。 灵鸦啄破荔枝,琼浆玉液滴落,珍贵的容器中装满了圆润的荔枝。 锦里只听说能醉人,蕊宫只适合赠送给神仙。 不知是谁刺出了猩猩血,深深地染红了荔枝的壳。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夤,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社会生活。这首诗描绘了荔枝的美丽和珍贵,以及采摘和献礼的场景,反映了唐代对荔枝的珍视和南方地区的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徐夤访问南方地区时所作,荔枝作为南方的特产,在当时被视为珍果,常被用来献给君王或作为礼物。诗中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南方地区的自然风光和物产丰富。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和珍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将荔枝比作“朱弹星丸”、“绿琼枝”,形容其色彩鲜艳和枝条翠绿。同时,诗中还描绘了采摘荔枝的场景,以及将荔枝献给越王的情景,体现了荔枝的珍贵和南方地区的特色。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荔枝的描绘,传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南方物产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荔枝的描绘,展现了其美丽和珍贵,以及采摘和献礼的场景,体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南方物产的珍视。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南方地区特色和物产的自豪感。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朱弹星丸粲日光”形容的是什么? A. 荔枝的颜色 B. 荔枝的形状 C. 荔枝的味道 D. 荔枝的香气
诗中“龙绡壳绽红纹粟”中的“龙绡壳”指的是什么? A. 荔枝的外壳 B. 荔枝的果肉 C. 荔枝的枝条 D. 荔枝的叶子
诗中“蛮山蹋晓和烟摘”描绘的是什么场景? A. 采摘荔枝 B. 采摘梅子 C. 采摘橘子 D. 采摘葡萄
诗中“拜捧金盘奉越王”中的“越王”指的是什么? A. 南越的君王 B. 北越的君王 C. 东越的君王 D. 西越的君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