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25
富贵丰盘餐,日可侑清角。
不与贤者俱,饱食何所学。
吾友虽日贫,邀赏不辞数。
质衣为酒肴,出论轻管乐。
其馔精且甘,刀几孰亲握。
是时予苦眩,引去意颇确。
羸马雪中归,醉醒谁复较。
丰盛的宴席上摆满了美食,日常的酒杯中总有清酒相伴。
我不与那些贤者同席,食得再饱肚子又能学到什么呢?
我的朋友虽然常常贫困,却从不拒绝我的邀约,
即使穿着粗衣,仍然能为酒肴而欢聚,讨论轻松的音乐。
佳肴既精美又甘甜,谁能亲自把刀切得那么好呢?
那时我头晕目眩,意志却相当坚定。
瘦弱的马在雪中归来,醉醒之后又能与谁相比呢?
此诗中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反映出的饮酒作乐的情景与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相关。在古代,饮酒常常被视为社交的方式,诗人通过与朋友的聚会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俭夫,号白华,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古诗,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与人际交往,风格清新自然。
诗作是在梅尧臣与朋友聚饮时创作的,反映了他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与对名利的淡泊。
梅尧臣的《同诸韩饮曼叔家》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关系的古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与朋友的聚会,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友谊的珍视。开头两句通过对丰盛宴席的描绘,展示了富贵生活的表象,但接下来的质疑则揭示了对这种生活的反思:“不与贤者俱,饱食何所学。”这里,诗人强调了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认为光靠物质的满足而无法获得真正的学问。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与朋友们的聚会场景,尽管朋友们生活贫困,却依然乐于相聚,展现出一种无畏的生活态度。
在诗的最后,诗人通过“羸马雪中归,醉醒谁复较”表达了一种孤独与无奈的情感,仿佛在反思饮酒带来的迷醉与现实的无情。整体而言,诗歌在描写友谊的同时,也折射出诗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反思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诗人通过对宴席的描绘、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对友谊的珍惜,强调了内心的丰富与外在的物质生活之间的对比。
诗中提到的“贤者”指的是:
A. 富贵的人
B. 有德行和才智的人
C. 贫穷的人
诗人认为饱食与学习的关系是:
A. 饱食可以学到更多
B. 饱食与学习无关
C. 饱食必定能学到知识
“羸马雪中归”象征:
A. 顺利的生活
B. 艰难的回归
C. 快乐的旅程
可以将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进行对比。两者都涉及饮酒与友谊的主题,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反思生活的意义,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洒脱的态度。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不同的生活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