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47
明月已生城上头,小星光灭大星流。
来朝放榜出宫去,何处残花转入沟。
明亮的月亮已经升起在城头,小星星的光辉已被大星的流星所掩盖。
明天我将放榜出宫,哪里还有残花转入沟里呢?
此诗中并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明月”常常在古诗词中象征清冷孤寂、思乡和美好的愿景,而“放榜”则常与科举考试相关联,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功名的追求。
梅尧臣(约1000年-1060年),字圣俞,号天池,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科举制度盛行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明月和流星,寄托对人生短暂和荣华富贵的感慨,反映了文人对功名的渴望与无奈。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夜空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明亮的月亮高悬于城头,传达出一种宁静的氛围,然而“小星光灭大星流”则暗示着一些短暂的美好被更为耀眼的事物所掩盖。这种对比不仅反映了夜空的变化,也象征了人生中的得失。接着,诗人提到“来朝放榜出宫去”,暗示着未来将有重要的事情发生,这种期待与紧张交织在一起。最后一句“何处残花转入沟”,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惆怅与不安,似乎在暗示那些美好的事物终将消逝。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练,意象丰富,寄托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也表现出古人对月亮的崇敬与寄托情感的传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展开,通过明月与流星的意象传达出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功名和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思考。
明月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理想
B. 失败
C. 财富
D. 事业
诗人提到的“放榜”指的是什么?
A. 诗歌发布
B. 科举考试结果
C. 官职任命
D. 文章发表
“小星光灭大星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悲伤
C. 无奈
D. 激动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