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折杨柳枝歌》

时间: 2025-04-27 18:46:10

诗句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46:10

原文展示: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
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

白话文翻译:

门前有一棵枣树,年年岁岁都不知老去。
奶奶不为女儿嫁人,哪能有孙子来抱?

注释:

  • :一种果树,果实可食,象征丰收和生命力。
  • 岁岁不知老:年年岁岁都没有衰老的迹象,表达了生命的持续。
  • 阿婆:指年长的女性,通常为奶奶或外婆。
  • 嫁女:为女儿婚嫁,象征着延续家庭和传承后代。
  • 孙儿:孙子或孙女,代表年轻一代。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枣树”和“阿婆”这两个意象,反映了家庭的代际关系和生命的延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本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隋代。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而重要的朝代,文化上融合了前朝的传统与发展。

创作背景:

此诗反映了古代家庭生活的真实写照,表现了对家庭延续和后代的期盼,以及社会对女性角色的传统期待。

诗歌鉴赏:

《折杨柳枝歌》以简洁的语言道出了一个深刻的家庭主题,表现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与对传统角色的反思。诗中以“枣树”象征坚韧的生命力,而“阿婆”则代表了家庭的守护者。在传统文化中,家族的延续往往依赖于女性的婚嫁与生育,因此诗中提到“阿婆不嫁女”,不仅是对女性角色的思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传宗接代的重视。

整首诗在平淡中蕴含着深意,透过简单的生活场景,传达出对家庭、生命与时间流逝的感慨。诗的最后一句“那得孙儿抱”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传统的无奈,表现了在家庭传承中女性的重要性与责任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门前一株枣:描绘出一个宁静的家庭环境,枣树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
    2. 岁岁不知老:表现出枣树的生命力,与时间的流逝形成对比。
    3. 阿婆不嫁女:提及女性的传统角色,表达社会对女性婚嫁的期待。
    4. 那得孙儿抱:反映出家庭延续的困境,表现出对未来后代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枣”比作家庭的生机与希望。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一种和谐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传达了对家庭延续的渴望和对传统角色的反思,刻画出生命的坚韧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枣树:象征着生命的持续与家庭的根基。
  • 阿婆:象征着家庭的守护者和传统女性角色。
  • 孙儿:象征着家庭的延续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树种是什么? A. 桃树
    B. 枣树
    C. 橙树

  2. 诗歌中“阿婆不嫁女”意指什么? A. 阿婆不想再婚
    B. 阿婆的女儿未婚
    C. 阿婆不重视家庭

  3.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欢快
    B. 伤感
    C. 轻松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静夜思》: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折杨柳枝歌》同样通过家庭情感传达深刻的情感。
  • 《长恨歌》:同样涉及家庭与爱情,但更侧重于叙述爱情故事,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隋代文学史》
  • 《古诗词选读》

相关查询

拂霓裳 浣溪沙·玉碗冰寒滴露华 燕归梁 其一 寒食游王氏城东园林因寄王虞部 中秋月 转运度支得青州资政黄素书韩吏部伯夷颂许昌相以以诗跋尾遂为七言因而寄及谨用拙篇纪咏 破阵子·燕子欲归时节 端午词·内廷 过华夫书屋 渔家傲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息甲 包含猘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遗脯 吹毛利刃 嘉祉 不见经传 走之旁的字 恒舞酣歌 辵字旁的字 拐子 杜口吞声 匸字旁的字 剥床及肤 单人旁的字 精诚贯日 河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