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7 23:28: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3:28:09
原文展示:
月时折柳江头别,
春去来看柳上月。
翠翎小鸟巢短枝,
巢老重重编败发。
人生贫贱多别离,
巢中发密妾发稀。
人生富贵能几时,
年年柳色青绿垂。
白话文翻译:
在月光明亮的时刻,折柳于江边告别。
春天过去了,再来看柳树上的明月。
翠翎的小鸟在短枝上筑巢,
而巢穴已老,编织得稀疏而败落。
人生贫贱时,总是多有别离,
巢中鸟儿羽毛浓密,而我却发丝稀疏。
人生富贵又能持续多久呢?
年年柳树依旧青翠垂挂。
注释:
典故解析: 在古代文学中,柳树常常象征离别。折柳送别的习俗源远流长,许多诗人都用柳树抒发离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翱,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知,主要以词作见长,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社会环境有关,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折杨柳》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诗,诗中通过折柳这一动作,直接引入了离别的主题。开篇即以“月时折柳江头别”描绘了一个在月光下送别的场景,月光与柳树的结合,营造出淡淡的忧伤和静谧的氛围。接下来,诗人反思春天的逝去,似乎在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无情。
在鸟巢的描写中,诗人用“翠翎小鸟巢短枝”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而“巢老重重编败发”则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奈。接下来的对比,贫贱与富贵的对照,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变幻无常,揭示了在富贵与贫贱之间的无奈感。
整首诗情感深邃,既有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又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以柳树为媒介,传达了对离别的思索与对生命短暂的忧虑,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伤感与哲学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柳树的意象,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贫贱与富贵之间的对比,引发人们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时”指的是什么时间?
A. 白天
B. 月光明亮的时刻
C. 晚上
诗中“人生贫贱多别离”的意思是?
A. 贫穷的人总是快乐
B. 贫穷的人常常经历离别
C. 贫穷的人不需要离别
诗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A. 爱情
B. 离别与人生无常
C. 自然景色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送元二使安西》与《折杨柳》都涉及离别的主题,前者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而后者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两首诗在情感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古人对时间和生命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