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0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0:20
旧院苔侵,珠帘月冷,南朝一梦荒唐。燕子归来,梁间犹恋斜阳。楼前脂水空呜咽,更何人寸断柔肠。看秦淮歌舞风流,暗换沧桑。阉儿逆竖今安在,喜红妆季布,姓字留香。扇底桃花,当年历尽兴亡。侯生老去云亭死,祗新词唤醒欢场。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
旧院中的青苔侵蚀着地面,珠帘在月光下显得冷清,南朝的梦境曾是如此荒唐。燕子归来,依然眷恋那斜阳下的梁间。楼前的脂水(指泪水)空自呜咽,还有谁能寸断我的柔肠呢?看那秦淮河畔的歌舞风流,暗自换了沧桑。那些阉人现在在哪里呢?喜庆的红妆如同季布(古代名士),名字却留在了香气中。扇底的桃花,曾经经历了多少兴亡。侯生(指古代诗人)已老去,在云亭里去世,只有新词能唤醒欢场。听那花前的檀板声和金樽的碰撞,留下的是一曲凄凉。
陈家庆,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因政治原因流亡,后在南方定居。其诗风格多为沉郁、感伤,常常表现出对历史兴亡的感慨。
此诗创作于诗人探访媚香楼遗址时,面对昔日繁华的遗迹,感受到岁月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因而写下这首诗。
这首《高阳台·和瞿安师访媚香楼遗址》通过描绘旧院的冷清与繁华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旧院苔侵”直观地展现了衰败的景象,而“南朝一梦荒唐”则是一种对过往辉煌的无奈感叹。燕子归来的形象,既有生机又带着一丝惆怅,令人怀念过去的美好时光。
“楼前脂水空呜咽”通过拟人化手法,将泪水与旧楼相连,表达了对往日情感的追忆与无法割舍的痛苦。接下来提到的秦淮河的歌舞风流,象征着曾经的繁华与如今的凋零形成鲜明对比。诗中“阉儿逆竖今安在”的提问,暗指宫中阉人早已不复存在,象征着权力的更迭与人事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听花前檀板金樽,一曲凄凉”结束,表达了对当下欢场的无奈与失落。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令人感受到时光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对曾经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中人事变迁的无奈。通过描绘旧院的荒凉与辉煌的对比,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
诗中的“旧院苔侵”主要表现了什么?
“阉儿逆竖今安在”中的“阉儿”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桃花”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