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1: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1:37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
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
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
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
敬重阅读他的铭文,遥远地就能感受到他胸怀的磊落与宽广。
他的气度如郭震般高洁,豪情似元龙那样奔放。
千里之外,我能感受到他对事业的决心,仿佛能摧毁车轴;
春天的三月,能感受到他像折断山涧松树般的坚韧。
虽然天意不可知,但他留给后人的美德与荣耀,必定会被后人铭记。
姜特立,字夷甫,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诗歌常常反映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道德理想的追求。
这首诗是为了缅怀林钦之,一位在当时社会中颇具影响力的人物,表达了对其人品和成就的敬仰。诗中通过对比历史人物与林钦之的气度,强调了后者在当时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林钦之主簿挽章》是一首充满敬意与情感的挽歌,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林钦之的深切怀念和赞美。首句“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直接表达了对林钦之品德的钦佩,铭文中所传达的精神让人感受到他的胸怀之宽广。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比历史人物郭震和元龙,强调了林钦之的非凡气度与豪情。这种历史的对照不仅提升了林钦之的形象,也让读者对其生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两句则展现了林钦之的决心与坚韧,传达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令人印象深刻。最后一句“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则深刻地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尽管林钦之已经逝去,但其留下的美德和成就会永远铭刻在后人心中。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折射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人文关怀。
敬读铭镌语,遥知磊落胸。
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林钦之的敬重,认为通过铭文的内容可以感受到他宽广的胸怀。
主襟如郭震,豪气似元龙。
比较林钦之的气度与郭震、元龙,强调其高洁与豪放。
万里摧车轴,三春折涧松。
描述林钦之的决心与坚韧,表现出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天虽不可问,余庆后人钟。
表达尽管对天命无法探知,但后人会铭记他的成就和美德。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林钦之的敬仰与怀念,展现了对高尚品德的追求,并希望后人能够继承这种精神。
林钦之的胸怀被比作哪个历史人物?
“万里摧车轴”中的“车轴”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豪气似元龙”所指的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较,姜特立的诗更侧重于对个体品德的赞美,而白居易则通过草的生长与凋零表现人生的无常与别离的情感。两者在情感基调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