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9:08
原文展示:
汉东楼 沈括 〔宋代〕
野草粘天雨未休, 客心自冷不关秋。 寨西便是猿啼处, 满目伤心悔上楼。
白话文翻译:
野草连天,雨水不停, 旅人的心境自然冷淡,与秋无关。 寨子西边就是猿猴啼叫的地方, 眼前景象令人伤心,后悔登上了这座楼。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括(1031-1095),字存中,号梦溪,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他在科学、工程、文学等领域都有卓越成就,尤其以《梦溪笔谈》闻名。沈括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旅人在雨中登上楼阁,远望荒凉景象时的内心感受。诗中通过对野草、雨水、猿啼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旅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旅人在荒凉环境中的孤独和悲伤。首句“野草粘天雨未休”描绘了雨中野草茂盛的景象,给人以压抑和凄凉之感。次句“客心自冷不关秋”则直接表达了旅人内心的冷淡,这种冷淡并非由外界的秋天引起,而是旅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后两句“寨西便是猿啼处,满目伤心悔上楼”则通过猿啼和伤心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旅人的悲伤情绪。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生动,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旅人在荒凉环境中的孤独和悲伤。通过对野草、雨水、猿啼等意象的描绘,诗人传达了旅人内心的冷淡和悲伤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1. A 2. A 3. A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沈括的《汉东楼》与杜甫的《登高》都通过登楼望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悲伤。但沈括的诗更加简洁,通过野草、雨水、猿啼等意象,直接表达了旅人的内心感受,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深沉,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复杂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