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黔之驴》

时间: 2025-07-30 01:31:35

诗句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噫!

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

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

今若是焉,悲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1:31:35

诗词名称: 黔之驴

作者: 柳宗元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噫!形之庞也类有德,声之宏也类有能。向不出其技,虎虽猛,疑畏,卒不敢取。今若是焉,悲夫!


白话文翻译:

在黔地没有驴,有个好事者把驴船载进来。到达后没有用处,就把它放在山下。虎见到驴,认为是庞然大物,以为是神明,藏在林间窥视。稍微靠近时,驴表现得胆怯,虎也没有认出它。后来有一天,驴叫了一声,虎大惊,害怕得远远逃走,以为它会吃自己,非常恐惧。然而,虎来回观察,觉得驴并没有特殊本领,于是更加习惯它的叫声,慢慢靠近,最终不敢出手。稍微靠近,虎变得更加亲近,甚至大胆地冲上前去。驴忍无可忍,踢了虎一脚。虎因此高兴,心想驴的本领也不过如此,于是纵身一跃,咬断驴的喉咙,吃掉了它,才离去。唉!驴的体态庞大,似乎有德行;它的声音宏亮,仿佛有能力。然而,之前并未展现出技艺,虎虽然凶猛,却因疑惧而最终不敢动手。如今却是如此,真是可悲啊!


注释:

字词注释:

  • 庞然大物:形容体形巨大,通常指令人畏惧的生物。
  • 慭慭然:形容驴胆小的样子。
  • :驴的脚,踢的意思。

典故解析:

  • 此诗并不直接引用典故,而是借用驴与虎的关系,反映出勇气与恐惧之间的较量,隐喻社会中一些生物或人之间的力量与权威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柳宗元,字子厚,号宗元,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韩愈共称“韩柳”。他在文学、政治上都有重要影响,以散文和诗词著称,尤其擅长写寓言和讽刺。

创作背景: 《黔之驴》成于柳宗元贬谪柳州期间,诗中通过驴与虎的故事,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权威与力量的质疑。


诗歌鉴赏:

《黔之驴》是一首寓意深刻的诗,通过驴与虎的故事,描绘了力量与恐惧的关系。驴因其外形庞大而被虎视为神灵,但虎在初次遭遇时却因恐惧而不敢接近,体现了弱者在强者面前的无奈与沉默。随着时间的推移,虎逐渐习惯了驴的存在,最终在认为驴没有威胁后,才大胆出手。柳宗元通过这一情节,揭示了社会中强者与弱者之间的微妙关系,以及在权力面前的恐惧与被动。

此外,诗中对驴的刻画,既有对其可怜的同情,也有对其无能的讽刺。驴的叫声反映了其无辜,却也成为了虎攻击的导火索。整首诗在结构上严谨,层层递进,揭示了人性中恐惧与勇气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在黔地没有驴,有人将驴从外地带来。
  •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驴到达后没有用处,就被放在山下。
  •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老虎见到驴,认为是巨大的神物,藏在林中观察。
  •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虎逐渐靠近,驴却显得畏缩,彼此不相识。
  •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后来驴叫了一声,虎惊恐不已,害怕地逃跑。
  •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虎来回观察,发现驴没有特殊本领,逐渐习惯它的叫声,但仍不敢攻击。
  •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虎逐渐靠近,变得更加亲密,甚至大胆冒险。
  • 驴不胜怒,蹄之。:驴忍无可忍,踢了虎一脚。
  •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虎因为高兴,认为驴的能力不过如此。
  • 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于是虎跳起来,咬断驴的喉咙,吃掉了它,然后离去。

修辞手法:

  • 对比:驴与虎的对比,弱者与强者的关系。
  • 拟人:驴被赋予了情感与反应,体现了动物的特性。
  • 象征:驴象征着无能和无辜,虎象征着权威和力量。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驴与虎的故事,探讨了在权力面前的恐惧与无能,反映出柳宗元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与批判。表现了在强者面前,弱者的无奈与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无能与无辜,代表弱小者。
  • :象征强权与威严,代表统治者。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驴的无能和虎的凶猛,反映了社会中强者与弱者的关系,揭示了权力的不公与弱者的悲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黔之驴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柳宗元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驴在故事中被虎视为?

    • A) 食物
    • B) 神明
    • C) 朋友
    • D) 敌人
  3. 驴叫声让虎感到?

    • A) 高兴
    • B) 害怕
    • C) 疲倦
    • D) 厌恶

答案:

  1. B) 柳宗元
  2. B) 神明
  3. B) 害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韩愈的《师说》
  • 庄子的《逍遥游》

诗词对比: 对比柳宗元的《黔之驴》和韩愈的《师说》,两者都涉及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但《师说》更强调教育和师生关系,而《黔之驴》则侧重于权力与弱者的关系,二者在主题和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柳宗元集》
  •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与潘仲达二首 其一 休日不出闻西池游人之盛 招潘郎饮 冬夜二首 春日杂书八首 寄陈州朱教授三首 西湖三首 秋怀次韵晁应之三首 东堂初寒创意作竹屏障门屏脚偶得朽梅枝截用 十八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密约偷期 三回九转 口字旁的字 巾字旁的字 系着 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家传人诵 迷途失偶 阜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一叠连声 恤功 甲邸 旷载 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弯头 干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