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读易》

时间: 2025-07-27 08:39:11

诗句

老喜杜门常谢客,病惟读易不迎医。

冬来更愧乖慵甚,醉过收荞下麦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08:39:11

读易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老喜杜门常谢客,
病惟读易不迎医。
冬来更愧乖慵甚,
醉过收荞下麦时。

白话文翻译:

我年纪渐老,喜欢闭门谢客;
因病只读《周易》,不再请医生。
冬天到来,更感到懒惰羞愧,
喝醉酒时,正是收荞麦、播种麦子的季节。

注释:

  • 老喜:年纪大了,喜欢。
  • 杜门:关门不出,表示隐居。
  • 谢客:谢绝来访者。
  • 病惟:因病只。
  • 读易:指《周易》,古代经典。
  • 愧乖慵:感到羞愧,懒惰。
  • 醉过收荞下麦时:指在醉酒后,正是农忙时节。

典故解析:

《周易》是中国古代的一部经典,涵盖了哲学、宇宙、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强调变化和自然规律。陆游在诗中提到《周易》,意在表明自己虽病重,但仍沉浸于经典之中,反映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和爱国志士。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沦陷与战乱,作品多以爱国、悲伤和对人生的思索为主题。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时值国家动荡,个人健康不佳。诗中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因病而无法参与农事的无奈与羞愧,同时也表现出他对传统文化的执着追求。

诗歌鉴赏:

《读易》是一首反映陆游晚年心境的诗作。诗中通过“杜门谢客”表达出他对社会纷扰的厌倦与对内心世界的追求。闭门不见外人,正是想要在宁静中寻找内心的平和。陆游因病无力参与农事,感到愧疚,显现出他对劳动和生活的责任感。他用“醉过收荞下麦时”来强调季节的变迁,暗示自己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无奈。同时,提到《周易》,不仅显示了他对智慧的渴求,也反映出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简练,展现了陆游在困境中依然坚持自我和追求知识的精神。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老喜杜门常谢客”:表达了老年人渴望安静生活的心情。
    • 第二联“病惟读易不迎医”:反映了因病而愈加沉迷于读书,拒绝外来的帮助。
    • 第三联“冬来更愧乖慵甚”:冬天的到来让他更加感觉到懒惰的羞愧。
    • 第四联“醉过收荞下麦时”:虽然醉酒,却意识到农事的重要性,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
  • 修辞手法: 诗中采用了对比手法,老年与疾病形成对照,体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同时,隐喻的使用也很恰当,借用农事来表现时间的流逝与责任感。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在晚年对生活的思考与反思,体现了他对知识的追求、对社会的逃避,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杜门:象征着隐居和内心的宁静。
  • :代表着身体上的无奈与心理上的挣扎。
  • 《周易》:象征着智慧与哲理,代表着对生活的思考。
  • 冬天:象征着生命的凋零与时间的流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在诗中为何选择读《周易》? A. 因为他喜欢
    B. 因为他生病了
    C. 因为他想逃避现实
    D. 以上皆是

  2. 诗中提到的“醉过收荞下麦时”是指什么? A. 农事的忙碌
    B. 喝酒的时光
    C. 年龄的增长
    D. 心情的忧郁

答案:

  1. D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的《题西林壁》

诗词对比: 陆游的《读易》与王维的《终南山》都有隐居主题,但陆游更强调因病与生活的无奈,而王维则更多描绘隐居的宁静与自然之美。两者在意境上各有千秋,但都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索与追求。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周易》相关研究文献

相关查询

西湖竹枝歌五首 其二 西湖绝句六首 其三 西湖晴泛 西湖十咏 其六 三潭印月 西湖 西湖寄怀闲孟子薪 西湖竹枝词六首 其五 西湖 西湖晚思 西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迎刃以解 雀生 士字旁的字 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新林 对半 包含布的词语有哪些 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倒八字的字 大节不夺 丿字旁的字 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田字旁的字 二字旁的字 不如意事常八九 积羞成怒 善问者如攻坚木 我开头的成语 泰厉 刊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