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1:58: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1:58:02
云暗虚疑暮,江空分外寒。
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
柰此诗愁得,怀哉岁事阑。
梅残吾更忍,不折一枝看。
云层浓厚,似乎快要入夜,江面上格外冰冷。
为什么山雨刚过,岸边的沙滩却干燥了呢?
这种情绪为何让我如此忧愁,想念着岁月的尽头。
梅花已经凋残,我更是忍耐,不去折下一枝来观赏。
此诗中提到的“梅”常常象征着坚韧和高洁,梅花在严冬中绽放,与诗人的情感形成对比。古人常以梅花寄托情感,表示对生活的坚韧和不屈。诗中提到的“山雨”,在古诗中常用来形容天气的变化和心情的波动。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情感真挚,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腊月,正值寒冬,诗人通过描绘江边的景象,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中隐含着对过往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适逢岁末,诗人更感孤独与愁苦。
《腊後》是一首充满冬日寒意的诗,诗人在描绘自然景物的同时,抒发了个人的情感与思考。首句“云暗虚疑暮”将读者带入一个阴郁的黄昏,云层的暗淡预示着即将来临的夜晚,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接下来的“江空分外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江面空荡荡的,仿佛没有生气,暗示着诗人的内心也在与外界的冷漠产生共鸣。
“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诗人用提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现象的困惑,同时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思考。雨后本应湿润的沙滩却干燥无比,这种反差让人感到失落与无奈。接下来“柰此诗愁得,怀哉岁事阑”,诗人自问为何会如此愁苦,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到无可奈何,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焦虑。
结尾的“梅残吾更忍,不折一枝看”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忍耐,尽管梅花已经凋谢,他依然不愿意去折下那一枝,似乎在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生命无常的淡然。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在自然景物的描绘中,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最终通过梅花的意象表达出对生命的坚韧与不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云暗虚疑暮”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诗人对“梅”的态度是?
“如何山雨过,便尔岸沙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