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1 13:07: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3:07:21
邓志喜时出,陈君锓板勤。
地灵原首望,天柱更三分。
没骨难寻箬,无心且看云。
大丹如易与,妙道不传文。
邓志在喜悦时出山,陈君在锯木上辛勤劳作。
地灵的气息本是最初的眺望,天柱更是分成了三段。
没有骨架的竹子难以寻找,心无所挂的我只想看那浮云。
大丹之道似乎易于传授,但妙道并不通过文字传达。
钱一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中多反映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家思想的追求。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洒脱,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洞霄宫怀古 其二》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和对自然的感悟。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隐逸和道教思想受到重视,反映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隐士生活为主题,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道教哲学的深刻思考。前两句以人物入手,描绘了邓志和陈君的隐逸生活,展现了他们在自然中的快乐与勤劳。接着用“地灵原首望,天柱更三分”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崇敬和向往之情。
后两句则转向哲学思考,“没骨难寻箬,无心且看云”表现了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诗人在此追求一种无拘无束的境界,体现了道教的无为而治。最后一句“大丹如易与,妙道不传文”则揭示了修道的艰难与高深,强调真正的道理无法通过文字传达,需亲自体验和领悟。
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自然的美好,又有哲理的思考,展示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诗歌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与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思考了修道的艰难与真正的智慧,体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与情感基调。
邓志和陈君分别代表什么?
A. 隐士的生活态度
B. 道教思想
C. 自然景观
“天柱更三分”中“天柱”指的是什么?
A. 竹子
B. 高山
C. 云彩
诗中提到的“大丹”是指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道教的内丹
C. 自然现象
钱一清《洞霄宫怀古 其二》与王维《山居秋暝》都描绘了隐士生活和自然美景,但王维的作品更侧重于秋天的宁静与内心的安宁,而钱一清则强调了对道教哲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