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7:11: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7:11:14
张颠草书天下雄,醉笔往往惊群公。
温师作画亦若是,我知画与书法通。
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
世间画者谁最高,温师自有葡萄癖。
当时豪贵争邀迎,掉头辄走呼不应。
酒酣耳热清兴发,挥洒始觉通神灵。
东家雪练西家帛,布地待师师不惜。
芒鞋踏墨云海翻,满把骊珠轻一掷。
百年画意谁见之,破幅萧条今尚遗。
心垢都除入清净,不尔妙悟何能为。
忆我携书客淮右,大官都送葡萄酒。
寒香压露春瓮深,风味江南未曾有。
林君对此心忉忉,谓余亦种葡萄苗。
何当酿酒二千斛,愁来一饮三百瓢。
张颠的草书在天下都是雄伟的,醉酒之下的笔触常常让众人惊叹。
温师的绘画也如同书法一般,我知道书法与绘画是相通的。
葡萄从何而来,来自遥远的西方,枝蔓如云延伸千尺。
在世间的画家中,谁才是最顶尖的呢?温师的确有着对葡萄的独特爱好。
当时的豪贵们争相欢迎他,但他却常常掉头就走,对他们的呼唤毫不回应。
酒酣耳热之际,清新兴致油然而生,挥洒之下,才觉得与神灵沟通。
东家的雪白绸缎,西家的细腻丝帛,为了迎接温师,他们不惜铺设地面。
他穿着芒鞋,踏着墨色的云海翻腾,满把珍珠轻轻一抛。
百年之后,谁能看见那画意,破旧的幅子如今仍然遗留。
心中的污垢都已清除,达到了清净的境地,不然又怎能悟出妙理呢?
我回忆起在淮右的日子,那里大官们都赠送葡萄酒。
那深藏于春瓮的寒香,风味是江南所独有的。
林君对此心中忐忑,告诉我也想种下葡萄苗。
何时才能酿出二千斛的美酒,愁苦时能一饮三百瓢。
许伯旅(约1560-约1620),明代诗人,字子高,号南溪,生于福建。许伯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而闻名,常以自然为题材,多次游历名山大川,留下丰富的诗作。
本诗写于明代,正值文人雅士对艺术的追求与热爱。诗中描述了作者对书法与绘画的理解,尤其是对温师绘画技艺的赞美,同时表达了对葡萄的独特情感。
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绘书法与绘画的关系,表达了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张颠的草书在诗中被赞誉为“天下雄”,显示了书法之美的广泛认可;而温师的画作同样令人赞叹,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两种艺术形式的共鸣,也反映了作者对艺术的热爱与追求。
诗中提到“葡萄何来自西极,枝蔓连云引千尺”,不仅展示了葡萄的美丽与神秘,也象征着文化交流与艺术的传播。诗人通过对葡萄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赞美。此外,诗中豪贵们争相迎接温师的场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风尚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思考与个人情感的流露,形成了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有深刻内涵的艺术作品。
整首诗通过对艺术的赞美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作者对美的追求与对自然的热爱。通过描绘书法、绘画与葡萄的关系,展现了艺术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张颠的草书被称为什么?
温师对什么有独特的喜好?
诗中提到的“芒鞋”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