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4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40:29
蜡梅四首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上艹下含头元不是花房,
融蜡熬酥戏滴将。
忽见微舒金爪甲,
不知中有紫香囊。
这首诗描绘的蜡梅,并不是在花房中生长的花,而是生长在枝头的蜡梅花蕾。蜡融化后,蜡梅花的形态显得更加娇媚,仿佛是在戏耍般滴落着。突然间,我看到花瓣微微展开,露出了金色的爪子,却不知道其中藏着的是香气扑鼻的紫色香囊。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性格直率,作品题材广泛,尤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常常蕴含哲理。
蜡梅花在冬季盛开,象征着坚韧与清香。杨万里创作此诗时,可能是为了表达对生命力的赞美,反映了他在寒冬中感受到的自然之美与生命的希望。
这首诗以蜡梅为题材,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感悟。诗中前两句用“艹”字开头,强调了蜡梅生长的自然环境,反映出它不依赖于人工栽培的独立与顽强。接着,诗人用“融蜡熬酥”来形容蜡梅的娇美,展现出蜡梅在寒冷中绽放的坚韧和温暖。最后两句则通过“金爪甲”和“紫香囊”的对比,突显了蜡梅花蕾的神秘与诱惑,象征着内在的美好和芬芳。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生动,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上艹下含头元不是花房:
融蜡熬酥戏滴将:
忽见微舒金爪甲:
不知中有紫香囊:
整首诗通过蜡梅的描写,传达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春天的期盼
B. 对蜡梅的赞美
C. 对秋天的怀念
D. 对冬天的厌恶
“融蜡熬酥”中的“蜡”指的是什么?
A. 蜡烛
B. 蜡梅
C. 蜡纸
D. 蜡石
诗中提到的“紫香囊”象征什么?
A. 美丽的花瓣
B. 内在的芬芳
C. 生命的脆弱
D. 冬天的寒冷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以梅花为主体,表现坚韧与高洁的精神,与杨万里的蜡梅形成鲜明对比。王安石的诗歌在风格上更显刚劲,而杨万里的蜡梅则更注重柔美与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