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8:47
原文展示:
古北口 顾炎武 〔清代〕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白话文翻译:
雾灵山上,各种花朵竞相开放,山下的泉水潺潺流入边塞的声音。 我遗憾没有遇到张少保,他在沙漠以南还建造了受降城。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顾炎武在游历边塞时所作,表达了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历史英雄的怀念,同时也透露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雾灵山的自然风光为背景,通过“杂花生”和“流泉入塞声”的描绘,展现了边塞的生机与活力。后两句通过对张少保和受降城的提及,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敬仰和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丰富,既展现了边塞的壮美,又抒发了诗人的忧国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和对历史英雄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怀和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张少保”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A. 张仁愿 B. 张良 C. 张骞 D. 张仪
“碛南犹筑受降城”中的“碛南”指的是什么地方? A. 沙漠以北 B. 沙漠以南 C. 山脉以南 D. 河流以南
诗中的“杂花生”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边塞的荒凉 B. 自然的美丽 C. 战争的残酷 D. 城市的繁华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