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1: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1:00
原文展示:
雨中至华下宿王山史家 顾炎武 〔清代〕
重寻荒径一冲泥,谷口墙东路不迷。 万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 松阴旧翠长浮院,菊芯初黄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马上关西。
白话文翻译:
再次踏上荒废的小径,一路泥泞,谷口东边的墙边路却清晰不迷。 遥望万里河山,人烟稀少,三秦地区的兵甲在雨中显得凄凉。 松树的阴影依旧翠绿,长长地覆盖着庭院,菊花的花心刚刚泛黄,准备照亮田畦。 自嘲如同漂浮的浮萍,已是垂暮之年的客人,独自骑着瘦弱的马前往关西。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炎武(1613-1682),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历史学家、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反清复明,主张实学,反对空谈,其诗文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顾炎武晚年,当时他正流亡在外,诗中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漂泊生涯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行旅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个人漂泊生涯的感慨。诗中“万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一句,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战乱频仍、人烟稀少的悲凉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忧虑。而“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马上关西”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漂泊生涯的自嘲和无奈,展现了诗人坚韧不拔、孤高自守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重寻荒径一冲泥,谷口墙东路不迷。
万里河山人落落,三秦兵甲雨凄凄。
松阴旧翠长浮院,菊芯初黄欲照畦。
自笑漂萍垂老客,独骑羸马上关西。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漂泊生涯的感慨。通过描绘雨中行旅的景象,诗人抒发了对战乱频仍、人烟稀少的悲凉景象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漂泊生涯的自嘲和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万里河山人落落”一句反映了什么景象? A. 人烟稠密 B. 人烟稀少 C. 战争频繁 D. 和平繁荣
“自笑漂萍垂老客”中的“漂萍”比喻什么? A. 稳定的生活 B. 漂泊不定的生活 C. 富裕的生活 D. 贫穷的生活
诗中“三秦兵甲雨凄凄”一句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忧虑? A. 个人命运 B. 国家命运 C. 家庭命运 D. 朋友命运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