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3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5:56
金凤钩·送春
晁补之
春辞我,向何处?
怪草草夜来风雨。
一簪华发,少欢饶恨,
无计殢春且住。
春回常恨寻无路,
试向我小园徐步。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
春自未曾归去。
春天已经离开我,它要去哪里呢?
真让人感到奇怪,昨夜的风雨来得突然。
一根簪子插在我的白发上,少了欢笑,
却增添了无尽的怨恨,无法让春天停留。
春天回来时我常常感到无路可寻,
不妨试着向我的小园子慢慢走去。
那栏杆上的红花,倚着风,沾着露水,
春天其实并没有真正离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春回常恨寻无路”中的“无路”,表达了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失去之感。
作者介绍:
晁补之(1053年—1125年),字叔行,号放翁,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洒脱,情感真挚。他的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具有丰富的情感和浓厚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金凤钩·送春》创作于春季,诗人通过对春天的怀念与追思,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诗中蕴含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和对人生命运的思考。
《金凤钩·送春》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离去和对它的思念。整首词在结构上层层递进,起初以“春辞我,向何处?”引出对春天的疑问,接着描绘了因春去而生的惆怅与怨恨,最后又通过小园的描写,转而表现春天的依然存在。
诗中“怪草草夜来风雨”一语,让人感受到春雨来得匆忙,似乎暗示着时光的无情和美好事物的易逝。而“一簪华发”则暗含着岁月无情,使得欢笑少了,怨恨多了。
诗的结尾通过描写小园中的红花,表现出春天虽已离去,但美丽的意象依然存在,传达了一种对生活的乐观与坚持。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充分展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春辞我,向何处?
春天已经离开了我,它要去哪里呢?这里引入了对春天的思考,表现了失去的惆怅。
怪草草夜来风雨。
感到奇怪的是,昨夜的风雨来得如此匆忙,仿佛春天在不知不觉中离去。
一簪华发,少欢饶恨,
头发中插着一根簪子,白发映衬出岁月的流逝,少了欢笑,增添了怨恨。
无计殢春且住。
无法用任何办法让春天停留在身边,表达了对春天的无奈和渴望。
春回常恨寻无路,
春天再回来时,我常常感到无路可寻,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逐与失落。
试向我小园徐步。
不妨慢慢走向我的小园,带着期待与向往的心情。
一栏红药,倚风含露。
小园中的一栏红花,倚着微风,沾着露水,生动描绘出春天的美好场景。
春自未曾归去。
其实春天并没有真正离开,表达了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珍惜和认知。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生活的感悟,蕴含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草草”是什么意思?
诗中“一簪华发”体现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