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9
原文展示: 嘉川道中寄周正孺 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 清佳常满目,衰倦敢忘诗。 好尚旧若此,飘零今比谁。 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
白话文翻译: 春天草木茂盛之后,山川在雨过天晴时。 美景常常满眼都是,尽管疲惫也不敢忘记写诗。 过去的爱好依旧如此,如今飘零的我又与谁相比。 怎比得上在画堂之上,天天聆听新的词曲。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可能是文同在旅途中寄给友人周正孺的,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文同旅途中,可能是他在嘉川道中欣赏到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后,感慨万千,遂寄诗给友人周正孺,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末夏初的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诗中“草木春深后,山川雨过时”描绘了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而“清佳常满目”则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这些景色的喜爱。尽管感到“衰倦”,诗人依然“敢忘诗”,显示了他对诗歌的执着。后两句通过对“飘零”与“画堂”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诗歌创作的坚持,同时也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清佳常满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自然美景 B. 诗歌创作 C. 安定生活 D. 漂泊生活 答案:A
“衰倦敢忘诗”中的“敢忘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诗歌的厌倦 B. 对诗歌的执着 C. 对诗歌的忽视 D. 对诗歌的无奈 答案:B
诗中“争如画堂上,日日听新词”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A. 自然美景 B. 诗歌创作 C. 安定生活 D. 漂泊生活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