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寻裴处士》

时间: 2025-04-27 12:15:22

诗句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真。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月,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15:22

原文展示:

寻裴处士
作者: 孟郊〔唐代〕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真。
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
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
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
远心寄白月,华发回青春。
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白话文翻译:

诗的意思是:我涉水而上岸,走到哪里都感到清新和真实。寒冷的草丛不再遮挡小路,灵秀的山峰似乎知道这里有人。悠闲的炼金士,与烟云和霞光亲密相处。曾经我想轻松自在地生活,谁知道却会空自沉沦。遥远的心寄托在洁白的明月上,白发却回不去年轻的时光。面对这些令人钦佩的事情,为什么还要辛苦劳作呢?

注释:

  • 涉水:指渡过水面,象征着进入新境界。
  • 清真:形容环境清新、真实。
  • 寒草:指寒冷的草丛,此处为障碍之物。
  • 灵峰:指灵秀的山峰,象征着高洁之地。
  • 炼金客:隐喻追求精神和理想的人。
  • 烟霞:指自然景色,象征着优雅的生活。
  • 白月:象征着理想和纯洁的情感。
  • 华发:白发,象征着衰老和失去的青春。

典故解析:

“炼金客”在古代常指追求理想和永恒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而“寒草不藏径”暗示诗人在追求理想的路上,清晰的道路并不容易找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孟郊(751年-814年),字东野,号孟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情感真挚的诗作而闻名。他的诗多以抒情为主,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寻裴处士》创作于唐代,正值孟郊对隐士生活和追求理想的思考期。诗中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隐逸生活的讨论和思考。

诗歌鉴赏:

《寻裴处士》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感悟的诗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思。诗中的“涉水更登陆”,不仅表现了对新环境的探索,也暗示着人生旅程中的不断追求和努力。接着,诗人描绘了清新的环境,“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与诗人内心的宁静。

在“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中,诗人向往的是一种与世无争的生活状态,渴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而不是被世俗的繁华所纷扰。“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则流露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无奈和感叹,表达了对往昔轻松生活的追忆。

最后几句通过“远心寄白月”和“华发回青春”进一步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面对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诗人不禁自问“胡为劳我身”,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有着优美的意境,也引发读者对人生追求与理想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涉水更登陆:我涉水而上岸,象征着人生的不断探索。
  2. 所向皆清真:走到哪里都感到清新和真实,寓意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3. 寒草不藏径:寒冷的草丛不再遮挡小路,意味着追寻理想的道路逐渐显现。
  4. 灵峰知有人:山峰似乎知道这里有人,暗示自然与人的和谐。
  5. 悠哉炼金客:悠闲的炼金士,象征着追求理想的隐士生活。
  6. 独与烟霞亲:与自然亲密相处,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7. 曾是欲轻举:曾经我想轻松自在地生活,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追忆。
  8. 谁言空隐沦:谁知道却会空自沉沦,表达了对现实无奈的感慨。
  9. 远心寄白月:遥远的心寄托在洁白的明月上,象征着理想和追求。
  10. 华发回青春:白发却回不去年轻的时光,反映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
  11. 对此钦胜事:面对这些令人钦佩的事情,诗人内心的矛盾感愈发明显。
  12. 胡为劳我身:为什么还要辛苦劳作呢?这是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炼金客比作追求理想的人,突出隐士生活的理想。
  • 拟人:灵峰“知有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意境。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押韵和谐,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和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情感基调在于对青春流逝的感叹,和对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流动与探索。
  • 寒草:代表生活中的障碍与困境。
  • 灵峰:象征理想与高洁的追求。
  • 烟霞:代表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白月:象征理想、纯洁的情感与追求。
  • 华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悠哉炼金客”指的是什么样的人? A. 追求物质的人
    B. 追求理想的隐士
    C. 喜欢喧嚣的人
    答案: B

  2. “寒草不藏径”中的“寒草”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生活
    B. 生活的障碍
    C. 自然的和谐
    答案: B

  3. 诗人对“白月”的寄托意味着什么? A. 对现实的不满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金钱的渴望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早发白帝城》李白
  • 《赠花卿》杜甫

诗词对比:

在《寻裴处士》中,孟郊通过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内心的矛盾与追求;而在李白的《静夜思》中,李白则通过对故乡的思念表达游子的孤独与思乡情。两者在主题上均涉及人生的思考,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关注理想的追求,后者则强调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移岳州去房陵道中见海棠 燕山闻杜鹃 岩花 徐刚中醴陵少府於山中寻出一洞有铭曰虬渊自 绣鹤竹 行运河辛大观先行以此走寄 行次晚洲 西征回途中二绝 西宫致斋贻裴著作 五王庙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酉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双人旁的字 包含惊的成语 天潢贵胄 众口一词 門字旁的字 包含错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蜂的成语 重光累洽 怒目而视 包含液的词语有哪些 挑毛拣刺 三点水的字 驽庸 持疑不决 宗匠陶钧 晩节香 吐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