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时间: 2025-05-21 17:18:14

诗句

贫孟忽不贫,请问孟何如。

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

江潮清翻翻,淮潮碧徐徐。

夜信为朝信,朝信良卷舒。

江淮君子水,相送仁有馀。

我去官色衫,肩经入君庐。

喃喃肩经郎,言语倾琪琚。

琪琚铿好词,鸟鹊跃庭除。

书船平安归,喜报乡里闾。

我愿拾遗柴,巢经于空虚。

下免尘土侵,上为云霞居。

日月更相锁,道义分明储。

不愿空岧峣,但愿实工夫。

实空二理微,分别相起予。

经书荒芜多,为君勉勉锄。

勉勉不敢专,传之方在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18:14

原文展示:

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作者:孟郊 〔唐代〕

贫孟忽不贫,请问孟何如。
卢仝归洛船,崔嵬但载书。
江潮清翻翻,淮潮碧徐徐。
夜信为朝信,朝信良卷舒。
江淮君子水,相送仁有馀。
我去官色衫,肩经入君庐。
喃喃肩经郎,言语倾琪琚。
琪琚铿好词,鸟鹊跃庭除。
书船平安归,喜报乡里闾。
我愿拾遗柴,巢经于空虚。
下免尘土侵,上为云霞居。
日月更相锁,道义分明储。
不愿空岧峣,但愿实工夫。
实空二理微,分别相起予。
经书荒芜多,为君勉勉锄。
勉勉不敢专,传之方在诸。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孟郊对卢仝归来的欣喜与对书信的珍视。他感慨自己贫困的状况忽然改变,想请教卢仝的近况。卢仝的船载着书籍归来,航行在清澈的江水与碧绿的淮水之间。信件在夜里送达,如晨光般明亮而清晰。他希望能为家乡的仁德传递更多的文化与知识。诗中提到他愿意在书庐中学习,拾遗补缺,消除内心的空虚。希望能在道义上有所积累,不愿空谈,而是希望通过真实的努力来传承知识。


注释:

  • :指孟郊。
  • 卢仝:唐代诗人,与孟郊有交情。
  • 崔嵬:形容高耸的样子,此处指书的分量与价值。
  • 琪琚:美玉,此处比喻美好词句。
  • 巢经:指安定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 岧峣:形容高峻的样子,表示空谈的无用。

典故解析:

  • 书船:古代书籍的运输方式,象征着知识的传播。
  • 江淮:江淮水系,代表文化的交汇与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751年-814年),字君复,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文化繁荣时期,卢仝的归来象征着文化交流与知识传播。孟郊借此表达对知识的渴求与对友人的关心,同时也反映了个人的精神追求。


诗歌鉴赏:

孟郊的《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和对知识渴望的诗篇。诗中通过对卢仝归来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对书籍与文化的珍视。开篇以“贫孟忽不贫”引入,表达了自己在精神上富足的感受,紧接着通过对书船归来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富有希望的氛围。

诗中“江潮清翻翻,淮潮碧徐徐”两句,描绘了江河的美丽与流动,象征着知识的流动与传播。夜信与朝信的对比,表现出信件传递的及时与重要,显示出诗人对友人近况的关注与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后半部分中,诗人通过对“拾遗柴”和“巢经”的渴望,表达了对学习和知识的追求,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态度。最后几句则反映出诗人对道义和真实努力的追求,对空谈的拒绝,体现了深厚的文化自觉与责任感。

整首诗在意象上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与思想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贫孟忽不贫:意指自己在精神上已不再贫困,暗示心灵的富足。
  2. 请问孟何如:向朋友询问近况,展现关心。
  3. 卢仝归洛船:卢仝的船载着书籍回到洛阳,象征知识的到来。
  4. 崔嵬但载书:书籍的重量和价值,表明文化的重要性。
  5. 江潮清翻翻:描绘江水清澈,象征着知识的纯净与流动。
  6. 夜信为朝信:信件在夜间送达,显示出交流的迅速。
  7. 江淮君子水:江淮地区的仁人志士,象征文化的交融。
  8. 我去官色衫:表明诗人身处官场的身份。
  9. 肩经入君庐:肩负经书,象征着对知识的追求。
  10. 喃喃肩经郎:轻声吟诵,表达对知识的珍惜。
  11. 琪琚铿好词:美好词句如美玉般珍贵。
  12. 鸟鹊跃庭除:鸟儿在庭院中跳跃,象征着欣喜与活力。
  13. 书船平安归:书籍安全归来,预示着文化的复兴。
  14. 我愿拾遗柴:渴望学习,拾起零散的知识。
  15. 下免尘土侵:希望无尘土侵扰,保持学习环境的纯净。
  16. 上为云霞居:追求高洁的理想境界。
  17. 日月更相锁:日月交替,象征时间的积累。
  18. 道义分明储:坚持道义,进行文化的积累。
  19. 不愿空岧峣:不想空谈高远的理想。
  20. 但愿实工夫:希望通过实际的努力实现理想。
  21. 实空二理微:强调实用与虚无的辩证关系。
  22. 经书荒芜多:知识的缺乏,呼唤重视。
  23. 为君勉勉锄:愿为友人耕耘,持续努力。
  24. 勉勉不敢专:不敢独占知识,强调分享。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琪琚铿好词”,将美好词句比作美玉,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江潮清翻翻,淮潮碧徐徐”,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 象征:书船象征知识的传播,江水象征文化的交流。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归来的喜悦与对书籍的珍视,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忠诚和关心的情感,反映了唐代士人的理想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书船:象征知识与文化的载体。
  • 江潮与淮潮:代表文化的流动与交融。
  • 琪琚:象征美好与珍贵的词句。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书船的归来不仅是物质的到达,更是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在传统文化中,书籍被视为知识和智慧的象征,而江河则是文化交汇的载体,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追求与对文化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卢仝”是什么身份?

    • A. 诗人
    • B. 官员
    • C. 商人
  2. 诗中“夜信为朝信”表达了什么?

    • A. 信件送达的及时
    • B. 夜晚的美丽
    • C. 诗人的孤独
  3. 诗人希望通过什么来实现理想?

    • A. 空谈
    • B. 实际的努力
    • C. 朋友的帮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孟郊与白居易的对比:两位诗人都表达了对社会的关心与对文化的追求,但孟郊的诗更注重个人的内在感受,而白居易则更关注社会现实。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郊诗集》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酬谢仲通初提举崇福宫见寄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向城路 和昌言官舍十题·畦蔬 九日怀聂之美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其二 逍遥四章呈钦之尧夫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和利州鲜于转运公剧八咏·柏轩 柳枝词十三首 依韵和促庶省壁画山水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急慌 纷至沓来 包含候的词语有哪些 民徒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单人旁的字 龙字旁的字 鼠字旁的字 风木叹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枉勘虚招 龝字旁的字 晜孙 狼贪鼠窃 奏闻 赞叹不已 包含完的词语有哪些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