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过湖偶题书于邬子之津》

时间: 2025-05-19 06:56:12

诗句

洞庭厥大九州间,此地吞潴未觉悭。

一抹远青为四望,亦云髣髴似君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6:56:12

原文展示:

过湖偶题书于邬子之津 赵蕃 〔宋代〕 洞庭厥大九州间,此地吞潴未觉悭。 一抹远青为四望,亦云髣髴似君山。

白话文翻译:

洞庭湖之大,横跨九州之间,这里的湖水汇聚,并不显得吝啬。 远处一抹青色,为四面眺望的景色,也仿佛像是君山一样。

注释:

字词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位于湖南省北部。
  • 厥大:其大,指洞庭湖的广大。
  • 九州间:指中国古代分九州,这里泛指广大地域。
  • 吞潴:吞纳,指湖水汇聚。
  • 悭:吝啬,这里指湖水不显得稀少。
  • 一抹远青:指远处的一片青色。
  • 四望:四面眺望。
  • 髣髴:仿佛,相似。
  • 君山:位于洞庭湖中,是湖南著名的风景名胜。

典故解析:

  • 君山:君山在洞庭湖中,古代传说中是舜帝二妃娥皇、女英的居所,也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南宋诗人,与韩淲并称“上饶二泉”,是南宋中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洞庭湖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洞庭湖壮阔景色的赞叹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色,通过“洞庭厥大九州间”一句,展现了洞庭湖的广阔无垠,横跨九州的大气魄。而“一抹远青为四望,亦云髣髴似君山”则通过远望的视角,将远处的青色与君山相联系,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开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洞庭厥大九州间”:首句直接点明洞庭湖的广大,横跨九州,展现了其壮阔的气势。
  • “此地吞潴未觉悭”:次句用“吞潴”形容湖水的汇聚,而“未觉悭”则表达了湖水并不显得稀少,依然丰沛。
  • “一抹远青为四望”:第三句通过“一抹远青”描绘了远处的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亦云髣髴似君山”:最后一句将远处的青色与君山相联系,增添了诗意的深远和神秘感。

修辞手法:

  • 比喻:“一抹远青为四望”中的“一抹远青”比喻远处的景色,形象生动。
  • 拟人:“此地吞潴未觉悭”中的“吞潴”拟人化地描述了湖水的汇聚,赋予了湖水以生命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洞庭湖壮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向往之情,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洞庭湖:广阔无垠,横跨九州。
  • 一抹远青:远处的景色,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
  • 君山:神秘而美丽的象征,增添了诗意的深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洞庭厥大九州间”一句,表达了洞庭湖的什么特点? A. 狭窄 B. 广大 C. 深邃 D. 平静
  2. “一抹远青为四望”中的“一抹远青”比喻了什么? A. 天空 B. 山峰 C. 湖水 D. 景色
  3. 诗中提到的“君山”位于哪里? A. 长江 B. 洞庭湖 C. 黄河 D. 西湖

答案:1. B 2. D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岳阳楼》:同样描绘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诗词对比:

  • 李白《望庐山瀑布》:与赵蕃的这首诗相比,李白的诗更加豪放,通过瀑布的壮观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许多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洞庭湖志》:详细介绍了洞庭湖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有助于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惜分钗 惜分钗 寄君莲 惜分钗 惜分钗 其三 待约 惜分钗 其二 怅别 惜分钗 其一 春恨 倒垂柳 海棠花放简冯元咨二首 海棠花放简冯元咨二首 海棠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执友 德厚流光 小字旁的字有哪些?带小的汉字大全 页字旁的字 旧爱 世俗之言 釒字旁的字 竹字头的字 略要 包含选的成语 镂簋朱绂 执着的繁体字怎么写?执着的繁体字书写详解_汉字笔顺学习 硬耳旁的字有哪些?带硬耳的汉字大全 吟客 殴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见义敢为 拼命三郎 彑字旁的字 带金火的字有哪些?带金火的汉字大全 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