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惜分钗 其一 春恨》

时间: 2025-07-29 12:54:18

诗句

腰如楚。

心如絮。

恹恹恨不随风去。

最撩人。

是残春。

帘外飞花,枕上啼痕。

纷。

纷。

眠无绪。

醒无据。

隔窗小梦和花语。

怕黄昏。

怯罗裙。

闻说相思,入髓迷魂。

真。

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2:54:18

原文展示:

惜分钗 其一 春恨
作者:丁澎 〔清代〕
腰如楚。心如絮。
恹恹恨不随风去。
最撩人。是残春。
帘外飞花,枕上啼痕。
纷。纷。眠无绪。
醒无据。隔窗小梦和花语。
怕黄昏。怯罗裙。
闻说相思,入髓迷魂。
真。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柔弱如柳的情感,心情如轻飘的絮。满怀忧愁,恨意不能随风而去。最令人心动的,是这残春的景象。窗外花瓣飞舞,枕上泪痕斑斑。纷纷扰扰,心中无眠。醒来时无所依托,隔着窗户小梦中与花语相伴。害怕黄昏,怯于轻薄的罗裙。听说相思之苦,深入骨髓,令人迷惑。真是,真是。


注释:

字词注释:

  • 腰如楚:形容女子纤细的腰肢,楚指楚国的女子,常用以比喻美丽。
  • 心如絮:心情轻浮,像蒲公英的絮一样飘荡。
  • 恹恹:形容精神萎顿,情绪低落。
  • 帘外飞花:指窗外飘落的花瓣,营造出一种春天的意境。
  • 啼痕:泪痕,形容因思念而流下的泪水。
  • 隔窗小梦:在梦中与花朵低语,表达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忆。
  • 怯罗裙:对轻薄裙子的羞怯,反映出一种脆弱的心理。

典故解析:

  •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传达了离别和思念的主题,常见于古典诗词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澎,清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优雅的意境著称,常以春、秋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思考,社会环境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离别的忧伤。


诗歌鉴赏:

《惜分钗 其一 春恨》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开头的“腰如楚。心如絮。”就以形象的比喻,展现出女性的柔美与内心的脆弱。诗人以“恹恹恨不随风去”来表达对离别的无奈,恨意无法随风消散,显示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接下来的“帘外飞花,枕上啼痕”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紧密结合,花瓣的飞舞与泪痕的留存,形成了一种相互映衬的美感。诗人在表达无眠的同时,提到“醒无据”,仿佛是在说即使醒来,也无法真正摆脱那种思念的状态。

最后几句“怕黄昏。怯罗裙。”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惧怕,也是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而“闻说相思,入髓迷魂”,则将思念的苦楚升华到一种极致的境界,表达了对爱的深刻理解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细腻,意象丰富,令人感同身受,是清代词作中的瑰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腰如楚:比喻女子的身材纤细优雅。
  2. 心如絮:心情轻浮,情绪波动如絮飘荡。
  3. 恹恹恨不随风去:内心的恨意因为无奈而无法消散。
  4. 最撩人。是残春。:残春的美景最能撩动心弦。
  5. 帘外飞花,枕上啼痕。:外面花瓣飘舞,枕边泪痕斑斑。
  6. 纷。纷。眠无绪。:心情纷乱,无法入睡。
  7. 醒无据。隔窗小梦和花语。:醒来无所依托,梦中与花语相伴。
  8. 怕黄昏。怯罗裙。:害怕黄昏的降临,怯于轻薄的衣裙。
  9. 闻说相思,入髓迷魂。:听说相思之苦,深入骨髓,令人迷惑。
  10. 真。真。:强调这种情感的真实与深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腰如楚”、“心如絮”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如“纷。纷。眠无绪。”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花语和梦境的结合,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与无奈,展现了清代士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具有浓厚的抒情特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女性的柔美。
  2. :情感的寄托,象征内心的波动与苦楚。
  3. :生命与希望的象征,但在诗中却是残春,暗含离别的伤感。
  4. :生机与美丽,但同时也象征着短暂与易逝。
  5. 泪痕:思念的象征,表现出情感的深重。
  6. 黄昏:象征时光流逝与无奈的心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腰如楚”形容的是( A.女子的身材 B.风景的优美 C.心情的忧伤 D.春天的气候 )
  2. “帘外飞花”表达了诗人对( A.爱情 B.自然 C.时光 D.离别 )的感慨。
  3. “怕黄昏。怯罗裙。”中,“怯”字反映了诗人对( A.未来 B.爱情 C.美好事物 D.离别 )的态度。

答案:

  1. A
  2. D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丁澎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出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女性视角,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离愁别绪,而丁澎则在春天的意象中融入了更多的自然描写,体现了对生命的感悟。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间偶成二绝 贺吴兴郡王生日 张德夫园亭八咏 其一 梅隐 偶行后圃成三绝 病中即事三首 丰年谣五首 二月中休日黄帅领客登望海亭有诗因次其韵 酬俞子清侍郎惠画韵 冬至日雪 再用前韵答继周丈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音字旁的字 濡肉 往教 心劳意穰 蓐收 缶字旁的字 庸释 盲风怪云 尢字旁的字 艸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仁孝 毛发倒竖 包含娅的词语有哪些 还顾之忧 发聋振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