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29
原文展示:
买得幽山属汉阳,槿篱疏处种桄榔。
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
白话文翻译:
买下了位于汉阳的幽静山林,在槿树篱笆稀疏的地方种植了桄榔树。
只有猕猴与这里往来熟悉,它们调皮地抛掷果实,弄得书堂里满是果子。
注释:
- 买得幽山属汉阳:买下了属于汉阳地区的幽静山林。汉阳,古代地名,今属湖北省武汉市。
- 槿篱疏处种桄榔:在槿树篱笆稀疏的地方种植了桄榔树。槿篱,用槿树枝条编成的篱笆。桄榔,一种树木。
- 唯有猕猴来往熟:只有猕猴与这里往来熟悉。猕猴,一种猴子。
- 弄人抛果满书堂:猕猴调皮地抛掷果实,弄得书堂里满是果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多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此诗描绘了作者购买山林后的宁静生活,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景。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山林之时,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购买山林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诗中,“买得幽山属汉阳”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林的珍视和归属感。“槿篱疏处种桄榔”则进一步以具体的植物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和作者的田园生活。后两句“唯有猕猴来往熟,弄人抛果满书堂”,以猕猴的活泼形象,增添了诗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买得幽山属汉阳”:表达了作者对这片山林的珍视和归属感,同时也暗示了作者的隐居生活。
- “槿篱疏处种桄榔”:通过具体的植物描绘了山林的幽静和作者的田园生活,槿篱和桄榔都是具有田园特色的植物。
- “唯有猕猴来往熟”:以猕猴的活泼形象,增添了诗中的趣味性和生动性,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弄人抛果满书堂”:通过猕猴抛果的细节,进一步展现了作者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同时也增添了诗中的趣味性。
修辞手法:
- 拟人:将猕猴赋予人的行为特征,如“来往熟”和“弄人抛果”,使诗中的自然景物更加生动有趣。
- 象征:槿篱和桄榔象征着田园生活和自然环境,猕猴则象征着自然的活力和趣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购买山林后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画面。
意象分析:
- 幽山:象征着宁静和隐逸的生活环境。
- 槿篱:象征着田园生活的简朴和自然。
- 桄榔:象征着山林的生机和活力。
- 猕猴:象征着自然的活力和趣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幽山”位于哪个地区?
A. 汉阳
B. 长安
C. 洛阳
D. 成都
- 诗中提到的“槿篱”是什么?
A. 一种树木
B. 一种篱笆
C. 一种果实
D. 一种花卉
- 诗中提到的“猕猴”在诗中扮演了什么角色?
A. 破坏者
B. 观察者
C. 调皮者
D. 守护者
答案: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
- 陶渊明《归园田居》: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自然,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于鹄《买山吟》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但于鹄的诗更注重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自然景物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于鹄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唐代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于鹄的诗歌创作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