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6:4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6:48:53
原文展示: 悼孩子 于鹄 〔唐代〕 年长始一男,心亦颇自娱。 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 裸送不以衣,瘗埋于中衢。 乳母抱出门,所生亦随呼。 婴孩无哭仪,礼经不可逾。 亲戚相问时,抑悲空叹吁。 襁褓在旧床,每见立踟蹰。 静思益伤情,畏老为独夫。
白话文翻译: 年纪大了才有了一个男孩,心中也颇感自得。 他出生不到一岁,就突然离世。 裸体送葬,没有穿衣服,埋葬在街道中央。 乳母抱着他出门,亲生的母亲也跟着呼唤。 婴儿没有哭泣的仪式,礼仪经典中没有这样的规定。 亲戚们相互询问时,只能压抑悲伤,空自叹息。 襁褓还在旧床上,每次看到都犹豫不前。 静静地思考,更加伤感,害怕老去成为孤独的人。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这首诗是他在晚年失去幼子后的悲痛之作,反映了唐代社会对家庭和子嗣的重视。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作者晚年失去幼子后所作,表达了他对幼子早逝的深切悲痛和对老年的孤独恐惧。
诗歌鉴赏: 这首诗深刻表达了作者对幼子早逝的悲痛和对老年的孤独恐惧。诗中,“年长始一男”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珍视,也暗示了老年得子的不易。“生来岁未周,奄然却归无”则直接描绘了幼子的早逝,令人心痛。诗中的“裸送不以衣,瘗埋于中衢”描绘了简陋的葬礼,更加深了悲痛的氛围。最后几句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恐惧,担心自己会孤独终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悼亡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悲痛和孤独。作者通过描述幼子的早逝和简陋的葬礼,表达了对幼子的深切悲痛。同时,通过对老年的恐惧,表达了对自己未来孤独生活的担忧。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于鹄 D. 王维 答案:C
诗中提到的孩子去世时多大? A. 一岁 B. 不到一岁 C. 两岁 D. 三岁 答案:B
诗中的“裸送不以衣”指的是什么? A. 孩子穿着衣服下葬 B. 孩子裸体下葬 C. 孩子穿着简陋的衣服下葬 D. 孩子穿着华丽的衣服下葬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