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09: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09:13
秦越人洞中咏 于鹄 〔唐代〕
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 年年山下人,长见骑白龙。 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 清斋将入时,戴星兼抱松。 石径阴且寒,地响知远钟。 似行山林外,闻叶履声重。 低碍更俯身,渐远昼夜同。 时时白蝙蝠,飞入茅衣中。 行久路转窄,静闻水淙淙。 但愿逢一人,自得朝天宫。
扁鹊得到仙人指点的地方,传说是在西南的山峰。 每年山下的人,常常看到他骑着白龙。 洞口深邃黑暗,日夜只有雷声和风声。 准备进入洞中时,头顶星辰,怀抱松树。 石径阴暗且寒冷,远处钟声传来。 仿佛行走在山林之外,听到树叶摩擦的沉重声响。 遇到低矮的障碍物,需要俯身通过,渐渐地昼夜变得相同。 不时地有白色的蝙蝠,飞入茅草编织的衣服中。 走了很久,路变得越来越窄,静静地听到水流的声音。 只希望能遇到一个人,自己就能到达朝天宫。
作者介绍: 于鹄,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扁鹊得道成仙的传说的向往,通过想象扁鹊在洞中的情景,表达了对仙境的渴望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扁鹊得道成仙传说的向往。诗中,“扁鹊得仙处,传是西南峰”开篇即点明了主题,随后通过“洞门黑无底,日夜唯雷风”等句,描绘了洞中的神秘与幽深。诗人运用“戴星兼抱松”、“石径阴且寒”等具象的描写,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最后,“但愿逢一人,自得朝天宫”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渴望,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扁鹊得道成仙传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的向往和对超脱尘世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扁鹊”是指: A. 古代医家 B. 古代诗人 C. 古代将军 D. 古代画家
“洞门黑无底”描绘的是: A. 洞的深邃 B. 洞的明亮 C. 洞的狭窄 D. 洞的宽阔
“但愿逢一人,自得朝天宫”表达了诗人: A. 对现实的失望 B. 对仙境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思念 D. 对故乡的怀念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