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3:20: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3:20:29
一鹭先立池中,有双鹭自外来。
先立者逐之,鹭鹚各自有食邑。
长恐诸侯客子来,一鹭忽追双鹭去。
穷追尽处始飞回。
一只鹭鸟先在池塘中立着,忽然有两只鹭鸟从外面飞来。
那只先到的鹭鸟追逐着它们,鹭鸟们各有各的领地。
它们总是害怕外来的客人入侵,突然间,一只鹭鸟追着那双鹭鸟飞去。
追赶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才停下来飞回。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细腻的观察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作者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中鹭鸟的追逐隐喻了人们在生存与竞争中的无奈与焦虑。
这首诗通过描绘池塘中鹭鸟的追逐,反映了自然界中生存竞争的残酷与无奈。诗人以生动的意象展现了鹭鸟的行为,借此引发读者的思考。最初,单独的鹭鸟在池中立足,象征着一种孤独与自足的生活状态。然而,随着双鹭的到来,先立的鹭鸟感到威胁,立即采取行动追逐。这一行为不仅表现了对领地的保护,也象征着人类在社会竞争中对外来者的警惕与无畏。
在诗的后半部分,鹭鸟的追逐最终以飞回而告终,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消逝的情感。这种追逐不仅是对生存空间的争夺,更是对外界威胁的焦虑,显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复杂关系。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蕴含了深刻的哲理,值得细细品味。
诗中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例如,鹭鸟的追逐不仅是动物行为的描写,更是对人类社会竞争的隐喻,增添了诗的深度。
这首诗通过鹭鸟的故事,探讨了生存、竞争与孤独的主题,反映了自然法则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
选择题:诗中“逐之”指的是什么?
A. 追逐
B. 保护
C. 逃避
D. 观察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鹭鹚各自有食邑”,意指每只鹭鸟都有自己的____。
判断题:本诗主要描绘了鹭鸟之间的友谊。(对/错)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杨万里的《一鹭先立池中》均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但前者更倾向于田园的宁静美,而后者强调了生存竞争的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