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4: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4:44
客里何烦病,春馀不谓寒。
并来无计奈,那得有怀宽。
憎药犹须强,耽书更暇看。
两亲问消息,敢道不平安。
在外何必为病而烦恼,春天已经过去却不觉得寒冷。
即使一切都无可奈何,又怎能心怀宽恕呢?
即使憎恨药物也必须硬着头皮吃,迷恋书籍却更没有时间去看。
父母询问我的消息,我怎敢说我并不平安呢?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人物,以其作品中的自然景观和人生哲理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杨万里身患重病时,表现了他在病痛中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反思,反映了南宋时期人们的生活状态和心理情感。
这首诗以清新的笔调描绘了诗人在生病时的内心挣扎与情感抒发。首句“客里何烦病”表明了诗人身处他乡,虽然身体不适,却不愿因病而烦恼,反映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春馀不谓寒”则显示出诗人对春天的感受,与生病的感受形成对比,似乎在诉说即使经历困境,春天的气息依旧存在,暗示着希望和生机。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流露出一种无奈与忧虑。“并来无计奈,那得有怀宽”表达了对于未来无可奈何的无力感,同时也反映了对心境的追求。尤其“憎药犹须强,耽书更暇看”两句,通过对药物的厌恶与对书本的迷恋,展示了病痛带来的生理与心理双重折磨,以及对知识和文化的渴望。
最后一句“两亲问消息,敢道不平安”则流露出对父母的关心和自己内心的煎熬,表现了家庭温情与个体痛苦之间的矛盾。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亲情的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病痛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憎药犹须强”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药物的厌恶
B. 对病痛的无奈
C. 对生命的热爱
D. 对亲情的渴望
“两亲问消息”中“问消息”指的是什么?
A. 亲友的问候
B. 对生活的询问
C. 父母关心诗人的健康状况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杨万里的《感冷暴》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在困境中的孤独与思念,但杨万里更侧重于内心的挣扎与对亲情的关注,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和家人的忧虑,展现出不同的情感深度与社会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