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20:09: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20:09:06
雪晓舟中生火二首
作者:杨万里
乌银见火生绿雾,便当水沉一浓炷。
却因断续更氤氲,散作霏微暖袍裤。
须臾雾霁吐红光,烟如云表升扶桑。
阳春和日曛满室,苍颜渥丹疑醉乡。
忽然火冷雾亦灭,只见红炉堆白雪。
窗外雪深三尺强,窗里雪深一寸香。
在船上生起的火焰,青烟缭绕,像是水沉下去的浓雾。
雾气时断时续,更显得更加氤氲,散发出微微的温暖,仿佛穿上了袍裤。
不久,雾气散去,红光吐出,烟雾如云朵般升起,直至扶桑之上。
阳春和煦的阳光洒满整个房间,脸色苍白的我,似乎陶醉在这醉人的氛围中。
忽然,火熄冷却,雾气也随之消散,只看到红炉上堆积着白雪。
窗外的雪深达三尺,窗内却只留下一寸的香气。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词人。他的诗作多以自然景色、日常生活为题材,风格清新、明快,常常融入个人情感,深受后人喜爱。他的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这首诗作于杨万里在舟中生火取暖之际,正值寒冬腊月,窗外白雪皑皑,室内的温暖让人感到舒适。诗中表现了他在自然环境与人文生活之间的感受,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雪晓舟中生火二首》是一首表现冬日温暖情景的诗歌。开头描绘了在寒冷的雪天,生起火焰后,青烟缭绕的景象。杨万里通过“乌银见火生绿雾”这句,形象地表现了火焰与木炭产生的烟雾,诗人巧妙地用“浓炷”来描写火焰的旺盛,展现了一种生动的自然景象。
接着,诗中转而描写雾气的变化,随着火焰的燃烧,温暖的气流让人感到如同穿上了暖袍裤,诗人在此表达了冬日里的温馨感受。后半部分,随着雾气的散去,阳光透过窗户洒下,整个房间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显得格外温暖,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在此刻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最后几句则带有一种反转的意味,火熄灭后,室内的白雪和窗外的深雪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冬日的寒冷与温暖的交织。全诗通过对火、雾、雪等意象的描绘,展示了冬季生活的美好与诗人内心的温暖。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生活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温暖与生活的热爱,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感受与思考。诗人在寒冷的冬日中感受到的温暖,象征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展现了冬日的冷与暖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火焰产生的烟雾?
A) 雪深三尺强
B) 乌银见火生绿雾
C) 阳春和日曛满室
诗中提到的“扶桑”象征什么?
A) 冷酷
B) 暖和与希望
C) 迷惘
诗中窗外的雪有多深?
A) 一尺
B) 两尺
C) 三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