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22: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22:41
前日出城苗犹立槁
今日过兴安境
上田水灌输
郁然弥望有秋
可必乃知贤者之政
神速如此辄寄呈
交代仲钦秘阁
前几天出城时,看到稻苗仍然挺立在干枯的土地上;今天经过兴安的边境,看到田地里的水已经灌溉,草木茂盛,远望去秋意渐浓。这样一来,就能知道贤者的政治施行得如此迅速,才特意寄赠给您,恭敬地呈上给仲钦阁下。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孝祥,字仲鸣,号云溪,宋代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著称。他的诗歌通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代,正值农业社会的发展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当时政治的有效性和贤者的治理能力,体现出对社会生活的关注。
张孝祥的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表达了他对时政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前日的景象,稻苗依然挺立于干枯的土地上,暗示着自然界与人的关系,表现出一种生存的韧性和希望。接着,诗人转到今日,经过兴安境,看到田水灌溉的情景,草木茂盛,象征着丰收的希望与生机。这种对比不仅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也反映出政治的有效性——贤者的治理能迅速带来改变。
诗中“愿持一勺水,敬往寿南伯”则表达了诗人对贤者的尊敬与期盼,体现出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参与意识。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贤者的敬仰,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贤者政治的赞美,强调自然与政治的密切关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丽,还隐含着对社会治理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存环境的关注与对理想政治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贤者之政”指的是?
诗中“今日过兴安境”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愿持一勺水”表达了诗人对谁的尊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孝祥的诗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自然景象反映社会政治,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政的思考。
这些资料能够进一步帮助读者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