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1: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1:01
啸壑有于菟,吹波作奇字。川上雪髯翁,文章政相似。
这首诗描述了一位在虎川之畔的老者,他的吟唱声在山谷间回荡,宛如野兽的啸叫;风吹过水面,波纹如同书写的奇异文字。在川边,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他的文章和政事都显得如此相似。
“啸壑”可以联想到古代隐士的生活,隐士往往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提到的“雪髯翁”可能暗示历史上某位著名的文人,如陶渊明,表现出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曾几,字子复,号湘川,宋代词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作品中常蕴含对山水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虎川”作为自然景观,给诗人带来了深刻的感受,表现了他对自然与文人生活的思考,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的隐喻。
这首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对声音和图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感悟。开头以“啸壑有于菟”引入,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自然音响,似乎引导着读者进入一个荒凉却又充满生机的山谷世界。接着“吹波作奇字”,通过风与水的交互作用,展现出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水波仿佛在书写着自然的文字,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联系。
而最后两句“川上雪髯翁,文章政相似”则将视角转向人,诗人通过描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表现出对智慧的尊重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老人的形象不仅是自然的化身,也是历史和文化的象征。整首诗在意象的交织中,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和谐关系,传递出一种超然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通过自然和人文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啸壑”指的是: A. 山谷中的啸叫声 B. 河流的声音 C. 动物的叫声 D. 风的声音
“川上雪髯翁”中的“雪髯”形容的是: A. 老人的智慧 B. 老人的白发 C. 老人的性格 D. 老人的身世
答案:
对比曾几的《虎川》与陶渊明的《饮酒》,两者都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但曾几更注重声音与图像的结合,而陶渊明则更强调个人的隐逸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