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50: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50:11
乞梅曾宏甫二首 其一
寻梅不惜上南坡,
傍险冲泥奈老何。
寂寞僧窗禅榻畔,
好枝还解送人么。
这首诗的意思是:为了寻梅,我不惜攀登南坡,尽管路途险峻,泥泞不堪又能如何呢?在寂寞的僧人窗前,禅榻旁边,难道那美好的梅枝还懂得为我送行吗?
在古代文人中,梅花常常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质,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仍然绽放的梅花,寓意着不畏艰难、独立自持的精神。诗中提到的“僧窗”和“禅榻”,暗示了佛教文化中的清静与超脱,给诗歌增添了更深的哲理性。
曾几,字子文,号正甫,宋代诗人。曾几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尤其擅长写梅花,意境清新、情感真挚。
该诗创作于宋代,正值士人追求高洁品格、寄情于自然的时代。梅花作为象征,反映了诗人对梅花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他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这首诗通过寻梅的过程,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执着与热爱。诗的开头“寻梅不惜上南坡”,展现了诗人为追求梅花而不怕艰难的决心,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泥泞的环境,体现了他在追求美好事物时的艰辛与不易。
“寂寞僧窗禅榻畔”,这里的“僧窗”与“禅榻”构成了一个清静的背景,给人以宁静、空灵的感觉。这种环境不仅映射出诗人的内心孤独,也表达了在静谧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最后一句“好枝还解送人么”,既是对梅花的期待,也是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似乎在问美好的事物是否能理解人心,回应人情。
整首诗虽然描写的是寻梅的过程,但在寻梅的背后,流露出的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孤独的感悟,表现出诗人对梅花的情感寄托和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整首诗以寻梅为线索,表现了诗人在孤独与追求美之间的感悟,传达出一种高洁的情怀与人对自然的向往,折射出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