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9: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9:11:21
锦树团栾海角州,移春槛里见风流。
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
绝代红梅相对好,妒人山麝莫来休。
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
在海角的州府,锦树繁茂,春天的气息在窗前绽放。
两三片翠绿的花瓣在眼前张开,千百个香囊挂在树头。
绝世的红梅与之相映成趣,妒忌的山麝则请你不要靠近。
如果衰老的老人被小孩问起,眼前的美景是否还曾见过?
作者介绍: 曾几,字子固,号松隐,宋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风格细腻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春天,诗人置身于四明山的美丽自然中,感受到了春日的生机与芬芳,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青春的感慨。
《得瑞香于四明》是一首表现春日生机的古诗。诗中通过对春天美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与魅力。开篇以“锦树团栾海角州”引入,描绘了海角州府的繁茂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移春槛里见风流”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在窗前轻盈流转,带来生动的景象。
接下来的两句“两三翠盖张前面,千百香囊缀上头”,描绘了在春日阳光下花瓣张开的情景,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仿佛能闻到那扑面而来的花香。紧接着,诗人引入了“绝代红梅相对好”,强调了红梅的独特美丽,暗示了自然中美的对比。
最后两句“衰翁若被儿童问,入眼还曾有此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衰老的老人可能会在孩子面前回忆起曾经的美好景象,令人动容。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感人的情感,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生命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锦树团栾”中的“团栾”意指什么?
诗中“绝代红梅”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儿童”主要用来表达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曾几的《得瑞香于四明》与李白的《夜泊牛津》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美丽,而后者则展示了夜晚的宁静与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