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7: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7:43
朝来园柳变融和,
深院啼鸦少客过。
清坐渐看银色遍,
佳眠更觉溜声多。
谩夸明月舟中兴,
争似销金帐底歌。
夜入蔡州擒叛将,
拟将椽笔颂元和。
今晨,园中的柳树已变得温暖融和;
深院里啼叫的乌鸦,来访的客人少之又少。
静坐时渐渐看到院中银色的雪遍布,
美好的睡眠更使得滑落的声音显得多么悦耳。
我随意赞美明月之下的舟中兴致,
怎能比得上在华美帐内的歌声。
夜晚进入蔡州,擒获叛乱将领,
我想用笔来歌颂这元和的盛世。
吴儆,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作于冬季,正值雪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提及擒叛将的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背景。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首联“朝来园柳变融和”,柳树的温暖与和谐,暗示着春天的即将来临,给人以希望的感觉;而“深院啼鸦少客过”则呈现出一种孤寂,反映了诗人独自一人的状态。接下来的“清坐渐看银色遍”,则通过雪的意象,表达了诗人静坐时的内心世界,似乎在享受这份静谧。
而“佳眠更觉溜声多”则通过细腻的听觉描写,强化了这种静谧的美好。随着诗意的推进,诗人开始随意地赞美明月下的舟中兴致,似乎在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夜入蔡州擒叛将,拟将椽笔颂元和”则转向现实,表现出诗人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怀。从自然的宁静回归到社会的动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静谧中透出一丝紧张。诗人用椽笔记录下这盛世的愿景,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希望。
整首诗围绕自然与人生的关系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关心,反映出一种深邃的人生哲学。
诗中提到的“园柳”代表什么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深院啼鸦少客过”中,啼鸦的意象主要传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孤独
c) 兴奋
d) 平静
最后两句提到的“擒叛将”指的是哪个地方?
a) 蔡州
b) 洛阳
c) 长安
d) 杭州
通过以上的解析与比较,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吴儆的这首诗及其所反映的情感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