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2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23:16
平生我三友,四海吴李孙。
抱能不时施,戎马生中原。
孙既北随难,落日黄尘昏。
吴亦南投荒,蛮瘴愁朝暾。
李今又去我,浮槎杂鼍鼋。
飞涛渺何极,海天相吐吞。
蘧蘧遗此老,死生信乾坤。
颠沛吴江渚,投依楚山樊。
修水抱苍巅,剑气埋云根。
悠然竹林下,乃有幽有存。
神交迹两忘,高风嫋孤幡。
慰我念友心,方外得所敦。
空寂湛禅悦,中有诗清温。
我亦忘世者,早窥治乱源。
忠臣泣庙社,志士伤丘园。
欲持一寸胶,往澄九河浑。
晚知未得力,翻经委空言。
迨此从君游,始脱百忧繁。
五君与六逸,岁久名方尊。
他日竹庵东,更开支许轩。
我平生有三位好友,四海之内的吴、李、孙。
我们常常互相帮助,纵使身在战乱的中原。
孙友已经北去,遭遇艰难,落日余晖之下尘埃弥漫。
吴友也南下投身荒野,对蛮荒损害愁苦无比。
李友如今又离我而去,浮舟飘荡于水中,随波逐流。
波涛汹涌,何处是尽头,海天交融,吞吐无边。
我孤独地留下,生死都信任于自然的法则。
身处颠沛的吴江岸边,依偎在楚山的边缘。
修水环绕苍翠的高峰,剑气埋藏在云根之下。
在竹林下悠然自得,便有幽静与永存。
心灵相交,世事的痕迹都已忘却,清风飘拂孤帆。
安慰我思念朋友的心,超然物外得到了安宁。
空寂中感受禅意的愉悦,内心却藏有清新的诗意。
我也是个忘世之人,早已洞察治乱的根源。
忠臣对庙社落泪,志士对丘园感慨。
想要把一寸心意寄托,去清澈九河的浑浊。
晚年知晓无力回天,翻看经典只剩空言。
直到如今跟随君子游玩,才开始解脱百般忧愁。
与五君和六逸,岁月久远,名声愈加尊重。
将来在竹庵东边,再次开启支许轩。
许翰,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人情世态的深刻洞察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友情、自然和人生哲理,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三友篇赠珪老》是在许翰与好友珪老分别之际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融入了对历史变迁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在乱世中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描绘三位朋友的离散与思念,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开篇以“平生我三友”引入,立刻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接着,诗人将三友的遭遇与个人的孤独相结合,描绘了一幅因战乱而纷扰的社会图景,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及对生活现状的无奈。
诗中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如“飞涛渺何极,海天相吐吞”,体现了诗人对浩瀚宇宙的思考,暗示了生死的哲理与人际关系的脆弱。结尾部分则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态,虽然面对世事的繁杂与无奈,但他依然能够在竹林下找到心灵的宁静,体现了他对人生的豁达和对友谊的坚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呈现出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哲理思考,让人感受到深沉的友情与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友情、人生的无常与对自然的思考,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世事的哲理化理解。诗人在面对离别与孤独时,依然保持着一种超然的态度,展现了对生活的豁达与对友情的珍惜。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三位朋友分别是?
填空题:诗中“飞涛渺何极,海天相_____。”(填入适当的词)
判断题:诗人对时代的看法是积极向上的。(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