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思归引》

时间: 2025-05-23 13:05:42

诗句

善泅不如稳乘舟,善骑不如谨持辔。

妙於服食不如寡欲,工於揣摩不如省事。

在天有命谁得逃,在我无求直差易。

散人家风脱纠缠,烟蓑雨笠全其天。

蒪丝老尽归不得,但坐长饥须俸钱。

此身不堪阿堵役,宁待秋风始投檄。

山林聊复取熊掌,仕宦真当弃鸡肋。

锦城小憩不淹迟,即是轻舠下峡时。

那用更为麟阁梦,从今正有鹿门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05:42

原文展示:

思归引
——陆游

善泅不如稳乘舟,善骑不如谨持辔。
妙於服食不如寡欲,工於揣摩不如省事。
在天有命谁得逃,在我无求直差易。
散人家风脱纠缠,烟蓑雨笠全其天。
蒪丝老尽归不得,但坐长饥须俸钱。
此身不堪阿堵役,宁待秋风始投檄。
山林聊复取熊掌,仕宦真当弃鸡肋。
锦城小憩不淹迟,即是轻舠下峡时。
那用更为麟阁梦,从今正有鹿门期。

白话文翻译:

善于游泳的,还不如稳稳地乘船;善于骑马的,还不如谨慎地握好缰绳。
擅长饮食的,不如节制欲望;擅长揣摩的,不如省事。
命运在天,有谁能逃脱呢?对于我来说,无所求反而容易。
隐士的家风摆脱了牵挂,烟雨中的蓑衣与笠帽,任由自然。
即使丝绳老了也无法归去,只能坐在饥饿中等待俸银。
这身躯承受不了繁琐的琐事,宁愿等到秋风来时再去上书。
山林之中,我还可以捕获熊掌,仕途的利弊,真该抛弃鸡肋。
在锦城小憩,时间不必拖延,正是轻舟下峡时。
何必再做麟阁的梦,从今往后,正有鹿门的期盼。

注释:

  • 善泅:擅长游泳。
  • 稳乘舟:稳当的乘船。
  • 寡欲:减少欲望。
  • 散人家:隐士的家庭。
  • 蒪丝:古代的一种植物,用来编织衣物。
  • 阿堵役:指繁琐的事务。
  • 鸡肋:指没有实质意义的东西,形容仕途的无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尤其在抒发爱国情怀方面极具感染力。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陆游晚年,正值南宋时期,国势衰弱,陆游心中常怀报国之志。他的生活经历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深深影响了他的诗歌创作。

诗歌鉴赏:

《思归引》通过对生活的哲学思考,表达了陆游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作者以“善泅不如稳乘舟”开篇,强调在生活中,稳重和谨慎的重要性。接着,他通过一系列对比,展现了追求物质欲望和功名利禄的无意义,反而提倡简约、自然的生活态度。整首诗透出一种洒脱和从容,尤其是在面对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捉弄时,陆游选择了放下执念,顺其自然,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此外,诗中“此身不堪阿堵役,宁待秋风始投檄”一句,透露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最后以“从今正有鹿门期”结束,暗示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鹿门象征着隐逸与宁静,表达了陆游对归隐山林的憧憬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指出了游泳和乘舟的对比,强调稳重的重要性。
    • 第二句引入了欲望与节制的关系,提倡少欲知足。
    • 之后,作者提到命运的不可逃避以及个人追求的简单化,强调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 诗中对隐士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脱离世俗纷扰的渴望。
    • 最后几句则流露出对未来的信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使用对比和排比的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通过意象的丰富性(如“熊掌”、“鸡肋”等),表现出对物质与精神生活的深刻思考。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强调了简约、自然和内心宁静的重要性,同时也流露出归隐山水、追求理想生活的愿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着人生的航行,稳重的重要性。
  • 蓑衣与笠帽:隐士生活的象征,体现自然与自由。
  • 熊掌:象征着物质的追求。
  • 鸡肋:表明对无用功名的厌倦。
  • 鹿门:象征理想的归隐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陆游在诗中提到“善泅不如稳乘舟”,主要强调了什么?

    • A. 游泳技巧
    • B. 稳重的重要性
    • C. 航海知识
  2. “此身不堪阿堵役”中的“阿堵役”指的是?

    • A. 日常琐事
    • B. 身体健康
    • C. 精神压力
  3. 诗中提到的“鹿门”象征着什么?

    • A. 官场
    • B. 隐逸生活
    • C. 战争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理想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诗词对比

  • 陆游的《思归引》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但前者更具现实感,后者则更为理想化。

参考资料:

  • 陆游《全唐诗》及相关注释书籍。
  • 《宋代诗词研究》相关论文与论著。
  • 《古典诗词鉴赏》相关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和史司直韵五首 和史司直韵五首 和史司直韵五首 和人赋琴高鱼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和刘右司见寄六绝一律 高桥舟中二首 赋惠计院允堂 对黄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儿字旁的字 作不如程 带礻的字有哪些?带礻的汉字大全 星道 包含枘的词语有哪些 片字旁的字 博学多识 侧心 白苋紫茄 黍字旁的字 相字的拼音详解_相字的正确发音与写法 轩的同音字全收录_汉字轩发音详解 友人 于字草书怎么写?这份于字草书笔顺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更姓改物 走旁的字有哪些?带走的汉字大全 飠字旁的字 官迷心窍 包含蟆的词语有哪些 鳥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