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2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21:24
乾道龙飞二纪前,一时再会八同年。
诸公谁念广文冷,三已方知令尹贤。
别乘达尊人共敬,轺车并驾我叨先。
兰亭又见群贤集,盛事宜将琬琰镌。
在乾道年间龙飞的两纪之前,我们这一群人再次相聚,恰好是八位同年。
诸位谁会想到广文的冷清,直到现在才知道令尹的贤能。
分别时,大家乘坐着高贵的轿车共同敬意,我却提前赶到了。
在兰亭再一次见到群贤齐聚,这样的盛事应该将它镌刻在美玉上。
蔡戡,字景莹,号余平,宋代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历任地方官职,以其诗歌和文章见长,风格清新雅致。
此诗写于蔡戡与七位同年好友重聚之时,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过去时光的追忆,背景可能与当时社会文化的繁荣与诗人的个人经历有关。
这首诗以八位同年之友的重聚为中心,表达了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开头两句通过时间和空间的交错,展现了重聚的喜悦与珍贵。乾道年间的繁荣与诗人对科学文化的渴望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当时社会文人的孤独感。
第三句提到的“别乘达尊人共敬”不仅展现了友人的尊重与礼仪,还反映了诗人对地位与人际关系的思考。最后两句以兰亭聚会为象征,代表了文人间的友谊与交流,诗人希望将这一盛事铭刻于心,如同镌刻在美玉上,体现了对友谊的珍惜与永恒的向往。
整首诗意境悠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宋代文人对友情、文化与人生的深刻理解。诗中流露的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友人贤能的赞美,令人感动,传达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整首诗围绕友情与时间的主题展开,表达了诗人对昔日同年友谊的珍视,反映出对人际关系和社会文化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八同年”指的是:
A. 八位同年出生的人
B. 八位同年结拜的朋友
C. 八位同年获得功名的人
D. 八位同年去世的人
“兰亭”在诗中象征:
A. 友情的珍贵
B. 文化的冷漠
C. 时光的流逝
D. 官职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