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9:4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9:41:32
枣下何纂纂二首 其一
柳黄知节变,草绿识春归。
复道含云影,重檐照日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柳树的嫩芽已渐渐变黄,草地也变得绿意盎然,表明春天已经归来。复道(曲折的小路)上含有云彩的影子,重檐(层层叠叠的屋檐)在阳光下闪烁着光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胄是隋代著名的诗人,活跃于六世纪,因其诗风清新、意境深远而受到后人推崇。王胄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象和人间百态,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此首诗作于春天,诗人借助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春回大地的感慨,反映了社会的安定与人民的生活富足。
这首《枣下何纂纂》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诗的开头“柳黄知节变,草绿识春归”,将春天的到来与柳树和草地的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生动形象地传达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主题。接下来的“复道含云影,重檐照日辉”,则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展示了春日的美丽与温暖,给人以愉悦的视觉享受。
诗中通过对比手法,既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替。整体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以宁静而愉悦的感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反映了生机勃勃的社会景象。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柳黄”代表什么?
诗中“重檐照日辉”描述了什么?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胄与杜甫的春天描写皆侧重于自然的复苏,但王胄的诗更具生活气息,而杜甫的诗则带有沉重的历史感。两者在表现春天的生机时,虽然情感基调不同,但都展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