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46: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46:08
极目眺修涂,平原忽超远。
心期在何处,望望崦嵫晚。
远望修长的道路,平原在眼前渐渐延展。
我的心愿究竟在何处呢?只好望向远方的山峦,直到傍晚。
作者介绍:王胄,隋代诗人,生平不详,以诗歌见长,作品风格多样,常表现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在隋代,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王胄的作品反映了那一时期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尤其是对自然和心灵的探求。
这首《敦煌乐二首 其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迷惘。开头“极目眺修涂”,展现了诗人置身于辽阔自然中的心境,视野广阔,心中却有一丝失落与不安。诗人用“平原忽超远”描绘了一种空间的延展感,似乎在象征着人生的旅途,深邃而又茫然。
“心期在何处”则直接表露出诗人的困惑与思索,诗人不禁自问自己的理想与追求在哪里,表现出一种对人生方向的迷失感。最后一句“望望崦嵫晚”,将诗人的目光投向远方的山峦,隐喻着他对理想的向往,也可能暗示着希望与归属的渴望。整体来看,诗歌情感细腻,既有对自然的感知,又透出对生活的深思,给人以启示。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迷茫,展现了在辽阔自然面前人对自我价值的思考。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景象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
“心期在何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描绘与哲理思考,如《鹿柴》中的“空山不见人”,与王胄的《敦煌乐二首》在情感的孤独感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更注重静谧的内心感受,而王胄则更强调对理想的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