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无俗念》

时间: 2025-04-28 15:30:30

诗句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

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

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

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

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

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

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

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30:30

原文展示: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烟火俱无,箪瓢不置,日用何曾积。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

白话文翻译:

独自一人,骑马穿越秦川向西进入磻溪乡域。在空旷的山谷岩石前,幽深的溪涧旁边,高高凿出的云龛中栖息。这里没有炊烟和火光,也没有放置箪瓢,日常用品何曾积累。饥饿时吃饭,口渴时饮水,随时在村巷中寻找。选择冷热残余的食物,填满肚子,不依赖珍贵的佳肴。好坏将来糊口度过,免去厨房的劳役。装满皮囊,熏蒸关窍,图谋增加津液。身体轻盈健康,法身容易休息。

注释:

  • 孤身蹬:独自一人骑马。
  • 泛秦川:穿越秦川地区。
  • 磻溪乡域:地名,具体位置不详。
  • 旷谷岩前:空旷的山谷岩石前。
  • 高凿云龛:高高凿出的供人居住的洞穴。
  • 烟火俱无:没有炊烟和火光,形容生活简朴。
  • 箪瓢不置:没有放置箪瓢,指没有日常用品。
  • 逐时村巷求觅:随时在村巷中寻找食物。
  • 选甚冷热残馀:选择冷热残余的食物。
  • 填肠塞肚:填满肚子。
  • 不假珍羞力:不依赖珍贵的佳肴。
  • 装贯皮囊:装满皮囊,指携带食物。
  • 熏蒸关窍:熏蒸身体的关窍,指修炼方法。
  • 图使添津液:图谋增加津液,指修炼的目的。
  • 色身轻健:身体轻盈健康。
  • 法身容易将息:法身容易休息,指精神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丘处机(1148-1227),字通密,号长春子,是道教全真派的重要人物,也是著名的道士和诗人。他生活在金朝和元朝交替时期,曾多次被召见,为皇帝和贵族讲道。丘处机的诗歌多表达道教思想和修行体验,风格简朴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丘处机独自修行生活的场景,反映了他在简朴环境中的修行体验和对道教修炼方法的思考。诗中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修炼境界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丘处机独自修行的生活场景。诗中“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孤独的修行状态,又展现了他在自然环境中的自在与超脱。随后的“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进一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突出了作者修行的艰苦与宁静。诗中的“烟火俱无,箪瓢不置”和“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等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简朴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修炼的重视。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以修行为主线,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修炼境界的追求,体现了道教修行者的精神风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身蹬,泛秦川西入磻溪乡域”:开篇即表达了作者孤独的修行状态,通过“孤身蹬”和“泛秦川”描绘了作者独自骑马穿越秦川的场景,而“西入磻溪乡域”则指明了作者的目的地。
  2. “旷谷岩前幽涧畔,高凿云龛栖迹”:这两句以自然景观为背景,通过“旷谷岩前”和“幽涧畔”描绘了作者修行的环境,而“高凿云龛”则形象地描述了作者的居住地。
  3. “烟火俱无,箪瓢不置”:这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简朴描写,反映了作者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4. “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这两句描绘了作者简朴的饮食生活,通过“逐时村巷求觅”表达了作者对食物的随意态度。
  5. “选甚冷热残馀,填肠塞肚,不假珍羞力”:这三句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食物的随意态度,通过“选甚冷热残馀”和“填肠塞肚”表达了作者对食物的实用主义态度。
  6. “好弱将来糊口过,免得庖厨劳役”: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通过“好弱将来糊口过”和“免得庖厨劳役”表达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7. “装贯皮囊,熏蒸关窍,图使添津液”:这三句描绘了作者的修炼方法,通过“装贯皮囊”和“熏蒸关窍”表达了作者的修炼实践,而“图使添津液”则指明了修炼的目的。
  8. “色身轻健,法身容易将息”: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修炼境界的追求,通过“色身轻健”和“法身容易将息”表达了作者对修炼境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高凿云龛栖迹”中的“云龛”比喻作者的居住地。
  • 拟人:如“烟火俱无”中的“烟火”拟人化为生活的象征。
  • 对仗:如“饥餐渴饮,逐时村巷求觅”中的“饥餐渴饮”和“逐时村巷求觅”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作者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修炼境界的追求。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和对日常生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修炼境界的向往,体现了道教修行者的精神风貌。

意象分析:

  • 孤身蹬:孤独的修行状态。
  • 泛秦川:穿越秦川的场景。
  • 磻溪乡域:修行的目的地。
  • 旷谷岩前:修行的环境。
  • 幽涧畔:修行的环境。
  • 高凿云龛:居住地。
  • 烟火俱无:简朴的生活。
  • 箪瓢不置:简朴的生活。
  • 饥餐渴饮:简朴的饮食生活。
  • 逐时村巷求觅:随意的食物态度。
  • 选甚冷热残馀:实用的食物态度。
  • 填肠塞肚:实用的食物态度。
  • 不假珍羞力:实用的食物态度。
  • 装贯皮囊:修炼方法。
  • 熏蒸关窍:修炼方法。
  • 图使添津液:修炼目的。
  • 色身轻健:修炼境界。
  • 法身容易将息:修炼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丘处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A. 奢华享受 B. 简朴修行 C. 忙碌劳作 D. 社交活动

  2. 诗中的“高凿云龛栖迹”指的是什么? A. 高山上的寺庙 B. 山谷中的洞穴 C. 云中的宫殿 D. 山间的亭子

  3. 丘处机在诗中提到的“烟火俱无”意味着什么? A. 没有炊烟和火光 B. 没有烟火表演 C. 没有热闹的节日 D. 没有战争和冲突

答案:

  1. B. 简朴修行
  2. B. 山谷中的洞穴
  3. A. 没有炊烟和火光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简朴的山水生活,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庐山谣》: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丘处机的《无俗念》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简朴的山水生活,但丘处机的诗更多体现了道教修行者的精神风貌,而王维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丘处机的《无俗念》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丘处机的诗更多体现了简朴的修行生活,而李白的诗则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全真道士丘处机诗集》
  • 《道教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秦纪七绝 送游潮州二首 送林与桂 竹溪惠白雕三绝 送实之倅庐陵二首 和仲弟十绝 杂咏一百首·韩伯休 书事十首 宿庄家二首 纵笔六言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尊古卑今 鸡犬桑麻 旋台骨 采字头的字 踔踔 贪横 三点水的字 足字旁的字 吉祥如意 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陈的繁体字怎么写?这份陈字繁体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学习 麦字旁的字取名推荐_麦字旁吉利汉字精选 包含豕的词语有哪些 校学 有魔力的字有哪些?探索汉字中的神秘力量 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片鳞碎甲 卜字旁的字 户字加偏旁的字大全_户字加偏旁的汉字汇总 风姿绰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